贪多务得的意思,贪多务得成语解释,贪多务得是什么意思含义寓意

•贪多务得 [ tān duō wù dé ]

  • 成语拼音: tān duō wù dé
  • 成语注音: ㄊㄢ ㄉㄨㄛ ㄨˋ ㄉㄜˊ
  • 成语解释: 贪:求多;务:务必。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后泛指对其他事物贪多并务求取得。
  • 成语例子: 而泛观古人之文,则又博而寡要,且惧夫贪多务得,而遂溺于文。(清 方宗诚《古文简要序》)
  • 成语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 近义词: 欲速不达
  • 成语繁体: 貪多務得
  •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成语五行: 火火水金
  • 成语属性: 成语
  • 成语用法: 复句式;作谓语;指贪求多而志在必得
  • 成语结构: 紧缩式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贪多务得是什么意思?

贪多务得的含义解释

贪多务得 [ tān duō wù dé ]

⒈  指求多而志在必得。

贪得务得,细大不捐。——韩愈《进学解》

insatiable covetousness;

贪多务得是什么意思的词典解释

贪多务得[ tān duō wù dé ]

⒈  求知时,期望能多有所得。语出唐·韩愈〈进学解〉:「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后亦用于指欲望很大,贪得无厌。宋·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六·本朝杂记下》:「至贪多务得,晦而不出,幸人之不知,以成己之名者,此侯之所耻也。」

贪多务得的寓意引证解释

⒈  贪求多而志在必得。

唐 韩愈 《进学解》:“贪多务得,细大不捐。”清 方宗诚 《<古文简要>序》:“而泛观古人之文则又博而寡要,且惧夫贪多务得而遂溺於文。”孙犁 《澹定集·读冉淮舟近作散文》:“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贪多务得。”

带有得字的成语

包含有“得”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

亡羊得牛——丢掉羊,得到牛。比喻损失小而收获大。

亡戟得矛——比喻得到的和失去的相当,或有失有得。

万不得已——表示无可奈何,不得不如此。

唾手可得——唾手:往手上吐唾沫。动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极容易得到。

挑得篮里便是菜——比喻得到一点就行,毫不挑剔。

淘沙得金——用水选的方法从沙子里取得真金。比喻除去杂质,提取精华。也比喻费力大而成效少。

探骊得珠——骊:古指黑龙。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原指冒大险得大利。后常比喻文章含义深刻,措辞扼要,得到要领。

贪多务得——贪:求多;务:务必。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后泛指对其他事物贪多并务求取得。

贪得无厌——厌:满足。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

死得其所——所:处所,地方;得其所:得到合适的地方。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适得其反——适:正,恰好。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如鱼得水——好象鱼得到水一样。比喻有所凭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 )

人人得而诛之——得:可以,能够;诛:杀死。所有的人都可以杀死他。极言某人罪大恶极。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过得硬。

求之不得——想找都找不到。原指急切企求,但不能得到。后多形容迫切希望得到。

求仁得仁——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求浆得酒——浆:饮料。比喻所得过于所求。

千虑一得——即使愚笨的人,在很多次考虑中也总会有些可取的地方。多用来表示自谦。

乞浆得酒——讨杯水喝,却得到了酒。比喻得到的超过所要求的。

旗开得胜——刚一打开旗帜进入战斗,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

迫不得已——被逼得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

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盲者得镜——形容事物不能发挥正常作用。也比喻埋没人才。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比喻只要基础或根本还存在,暂时遭受损失或挫折无伤大体。

利害得失——好处和坏处,得益和损失。

哭笑不得——哭也不好,笑也不好。形容很尴尬。

咎有应得——罪过和灾祸完全是应得的。

近水楼台先得月——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由于接近某些人或事物而抢先得到某种利益或便利。

解人难得——比喻知己难得。

形容“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成语是什么

得陇望蜀、贪心不足、得寸进尺、贪多务得 、获陇望蜀

一、得陇望蜀 [ dé lǒng wàng shǔ ]

解释: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出自:南朝 范晔《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

译文:人在苦中不能知足,想要既平定陇,又想得到蜀。

二、贪心不足 [ tān xīn bù zú ]

解释:贪得无厌,永不满足。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五回:“汝贪心不足!既得吴郡,而又强并吾界!”

译文:贪心不满足!既然得到吴郡,但同时又想得到我边界。

三、得寸进尺 [ dé cùn jìn chǐ ]

解释:得了一寸,还想再进一尺。比喻贪心不足,有了小的,又要大的。

出自:西汉 刘向《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 得尺亦王之尺也。”

译文:大王不如远交近攻,得到一寸就进一寸,得到一尺也是王的一尺。

四、贪多务得 [ tān duō wù dé ]

解释:贪:求多;务:务必。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后泛指对其他事物贪多并务求取得。

出自:唐·韩愈《进学解》:“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译文:贪多务得,大的小的都不舍弃

五、获陇望蜀 [ huò lǒng wàng shǔ ]

解释:比喻得寸进尺,贪得无厌。

出自:南朝 范晔《后汉书·岑彭传》载:东汉初年,隗器和公孙述分别割据于陇、蜀两地,光武帝刘秀使岑彭等率军攻打隗器所占的西城、上邽两地,并在给岑彭的信中说:“两城若下,便可带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

译文:东汉初年,隗器和公孙述分别割据于陇、蜀两地,光武帝刘秀使岑彭等率军攻打隗器所占的西城、上邽两地,并在给岑彭的信中说:“两座城若攻下,就可以带着兵攻击蜀国。人在苦中不能知足,想要既平定陇,又想得到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