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锋陷阵的意思,冲锋陷阵成语解释,冲锋陷阵是什么意思含义寓意

•冲锋陷阵 [ chōng fēng xiàn zhèn ]

  • 成语拼音: chōng fēng xiàn zhèn
  • 成语注音: ㄔㄨㄥ ㄈㄥ ㄒ一ㄢˋ ㄓㄣˋ
  • 成语解释: 陷阵:攻破;深入敌阵。冲向敌人的防线;攻破敌人的阵地。形容作战英勇。
  • 成语例子: 头一晚醉得倒下马来,第二天照样冲锋陷阵。不能喝酒,还能当军人吗?(白先勇《岁除》)
  • 成语出处: 《北齐书 崔暹传》:“冲锋陷阵,大有其人。”
  • 法语prendre d'assaut les lignes ennemies(lutter vaillamment en avant pour anéantir ennemi)

    德语im Kampf als erster austürmen

    英语charge forward

  • 近义词: 出生入死、赴汤蹈火
  • 反义词: 临阵脱逃、望风而逃
  • 成语属性: 动词 成语
  •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成语繁体: 衝鋒陷陣
  • 成语辨形: 锋,不能写作“峰”;阵,不能写作“陈”。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成语五行: 水金金火
  •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成语正音: 冲,不能读作“chònɡ”。
  • 成语谜语: 战场上的英雄
  •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作战勇敢

冲锋陷阵是什么意思?

冲锋陷阵的含义解释

冲锋陷阵 [ chōng fēng xiàn zhèn ]

⒈  勇猛进击,杀入敌阵。

charge the enemy lines; charge and shatter enemy positions;

⒉  奋不顾身的勇敢行为。

fight bravely for a just cause;

冲锋陷阵是什么意思的词典解释

冲锋陷阵[ chōng fēng xiàn zhèn ]

⒈  深入敌方阵地向敌人攻击。形容作战英勇。也作「冲坚陷阵」。

《周书·卷一五·李弼传》:「冲锋陷阵,隐身鞍甲之中。敌人见之,皆曰:『避此小儿。』」《明史·卷二六一·卢象升传》:「象升自将马步军列营都城之外,冲锋陷阵,军律甚整。」

冲锋陷阵的寓意引证解释

⒈  向前冲击,攻破敌阵。形容作战勇敢。

《北齐书·崔暹传》:“衝锋陷阵,大有其人。”《明史·卢象昇传》:“象昇 自将马步军列营都城之外,衝锋陷阵,军律甚整。”杨朔 《永定河纪行》:“过去,我有个模模糊糊的思想,觉得战士就该端着**,站在祖国的前哨上冲锋陷阵。”

⒉  泛指勇于进击。

** 《新民主主义论·中国文化革命的历史特点》:“鲁迅 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冰心 《三寄小读者》三:“脑子这个最宝贵的武器,不用就要生锈,多用就更灵活,过度就会损伤。生锈或者损伤,它就不能锐利地去替我们冲锋陷阵,攀高攻关!”

冲锋陷阵的分开解释

冲锋 : 作战部队向近距离的目标敌人作迅猛进攻的战斗行动:冲锋陷阵|冲锋号吹响了。
陷阵 : 1.攻入敌人的营垒或阵地。

方山雪山响成一片就像那千军万马在冲锋陷阵什么意思冲锋陷阵

冲锋陷阵成语的解释 陷:攻破,深入。不顾一切,攻入敌人阵地。《北齐书·崔暹传》:“冲锋陷阵,大有其人。”

2. 冲锋陷阵成语的近义词 勇往直前 [ yǒng wǎng zhí qián ] 不怕艰险,奋勇地一直往前进。 出生入死 [ chū shēng

3. 冲锋陷阵成语的造句 1、一度把冲锋陷阵视为战士的骄傲

冲锋陷阵

冲锋陷阵的意思

陷:攻破,深入。不顾一切,攻入敌人阵地。形容作战勇猛。

出处

《北齐书·崔暹传》:“冲锋陷阵;大有其人。”

冲锋陷阵造句

从战斗的头一天起,他就像一个老战士一样地行军作战,冲锋陷阵。

近义词

近义词——历尽艰险杀身致命冲坚毁锐出生入死赴汤蹈火摧锋陷阵

反义词——抛戈弃甲望风而逃临阵脱逃

用法及结构

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作战勇敢;联合式

冲锋陷阵的典故

北魏末年,朝廷内部发生政乱,分裂为西魏和东魏两个政权。东魏的皇帝是孝静帝元善见,但军政大权却掌握在高欢和他的儿子高澄及高洋手中。后来,高洋称帝,史称北齐,建都在邺城(今临漳县境内)。

高欢大权在握时,有一个文官叫崔暹。崔暹是读书人出身,为官清廉,办事公正,不徇私情,很得高欢的赏识,高欢让他做了丞相长史。高欢在举兵进攻洛阳时,曾把家眷托付于他,并说:“大丈夫相知,不在新旧,我军务在身,家中老小就拜托你了。”由此可见,高欢很信得过崔暹。

高欢信得过崔暹,崔暹更是忠于高欢。因此,他后来的官职节节高升,从左丞、吏部侍郎直升迁到御史中尉。他为人耿直,不畏权贵,敢于揭发重臣的罪状。他先是上表弹劾尚书司马子如和雍州刺史慕容献,接着又检举太师咸阳王坦和并州刺史司马道元,使他们都被免了官。高欢看崔暹如此严厉,就告诫他的亲友和同僚:“崔暹现在把咸阳王、司马令都弹劾了,尽管他们都是我的布衣之交,可我也救不了他们,你们平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啊!”

高欢对崔暹的做法是很满意的,所以有一次召见崔暹时,高欢握着他的手,高兴地说:“从前有些大臣权贵们徇情枉法,无人弹劾。只有你能尽心为国,不避豪强,使得官员们奉公守法,不敢僭越。看样子,能为国家冲锋陷阵的这个人,就是崔暹你呀!”后来,高欢还赏赐了一匹马给崔暹,并亲自为其牵缰。皇帝对崔暹的做法也十分满意,称赞道:“崔暹为法,严峻公正!”

这个典故记载于《北齐书·崔暹传》,书中说“高祖握暹手而劳之曰:中尉尽心为国,不避豪强,遂使远近肃清,群公守法。冲锋陷阵,大有其人,当官正色,今始见之”,成语“冲锋陷阵”即由此而来,后人用它形容作战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