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有头债有主,冤有头,债有主的意思,冤有头,债有主成语解释,冤有头,债有主是什么意思含义寓意

•冤有头,债有主 [ yuān yǒu tóu,zhài yǒu zhǔ ]

  • 成语拼音:yuān yǒu tóu,zhài yǒu zhǔ
  • 成语解释: 冤有冤头,债有债主。比喻要了解事情,必须找为主的人。
  • 成语例子: 冤有头,债有主,武松找到了蒋门神,好好地教训了他一顿。
  • 成语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剑门安分庵主》:“卓拄杖一下,曰:‘冤有头,债有主。’”
  • 近义词: 冤各有头,债各有主
  • 成语结构: 复句式成语
  •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 成语辨形: 冤,不能写作“怨”。
  • 成语正音: 债,不能读作“zé”。
  • 成语用法: 复句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冤有头,债有主是什么意思?

民间有一种说法:“冤有头,债有主。”试用民法原理和有关法律规定对该说法加以辨析。

(1)从民法的角度分析,“冤有头,债有主”的说法不完全正确。该说法反映了合同的相对性,连带债务的承担和共同侵权情形下责任的承担。

(2)“冤有头,债有主”的说法表明:

第一,在合同之债中,合同作为一种民事法律关系,其不同手其他民事法律关系的重要特点,在于合同关系的相对性。即合同关系只能发生在特定的合同关系当事人之间,与合同当事人没有发生合同上权利义务关系的第三人,不能依据合同向合同当事人提出请求或者提起诉讼,也不应承担合同的义务或者责任;非依法律或者合同规定,第三人不能主张合同上的权利。可见,“冤有头,债有主”恰恰说明,债权人只能向债务人主张债权,而不能向与合同没有任何关系的第三人主张权利,第三人也不承担合同上的责任。

第二,在侵权损害赔偿之债中,如果教唆人教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侵害行为造成他人损害,受害人也只能向教唆人主张赔偿,而不能向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主张损害赔偿。

(3)但是,“冤有头,债有主”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适用。

第一,在合同之债中,如果属于连带债务,则任何一个债务人都有义务承担合同之债。此外,基于合伙,法人分立.联营所生债务。任何债务人都负有清偿债务的义务。

第二,在共同侵权领域,致窖人应当对受害人的损害负连带赔偿责任。可见,在连带债务中,没有“冤有头,债有主”适用的余地。

(4)可见。“冤有头,债有主”的说法仅仅具有相对意义。

冤有头债有主,前面拐弯是政府。征集上联。[呲牙]

上联:打官司,搞诉讼,刚正不阿依法庭;

下联:冤有头,债有主,前面拐弯是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