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山之志的意思,箕山之志成语解释,箕山之志是什么意思含义寓意

•箕山之志 [ jī shān zhī zhì ]

  • 成语拼音: jī shān zhī zhì
  • 成语注音: ㄐ一 ㄕㄢ ㄓ ㄓˋ
  • 成语解释: 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 成语例子: 〖示例〗文帝问曰:‘闻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秀曰:‘以为巢许狷介之士,未达尧心,岂足多慕。’帝甚悦。 《晋书 向秀传》
  • 成语出处: 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也。”
  • 近义词: 箕山之节 、箕山之操
  • 成语用法: 作宾语;用于人的节操
  •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成语五行: 木土火火
  •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 成语属性: 成语
  •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箕山之志是什么意思?

箕山之志的含义解释

箕山之志 [ jī shān zhī zhì ]

⒈  见“箕山之节”。

箕山之志是什么意思的词典解释

箕山之志[ jī shān zhī zhì ]

⒈  相传尧欲将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受而避居箕山。故后以箕山之志指隐居避世,不慕虚荣的高尚志节。也作「箕山之节」。

《文选·曹丕·与吴质书》:「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惔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

箕山之志的寓意引证解释

⒈  见“箕山之节”。

有志和得的成语?

和志的成语 :志广才疏、胸无大志、染神乱志、志在千里、离经辨志、志满意得、致命遂志、志大才疏、志在四方、轻世肆志、志在四海、宏才远志、志大量小、气满志骄、志同道合、志足意满、胸怀大志、材剧志大、志趣不凡、傲睨得志、赍志以殁、才疏志大、隐居求志、利令志惛、志高气扬、旷志怡神、怀安丧志、诗以言志、雄心壮志、箕山之志

山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山的四字成语有很多种。

山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因此产生了许多与山有关的成语。

例如,“半山腰”、“脚踩两只船”、“虎头蛇尾”、“步步高升”、“马失前蹄”等等,这些都是与山有关的常用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