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躬擐甲胄下一句,躬擐甲胄的意思,躬擐甲胄成语解释,躬擐甲胄是什么意思含义寓意

•躬擐甲胄 [ gōng huàn jiǎ zhòu ]

  • 成语拼音: gōng huàn jiǎ zhòu
  • 成语注音: ㄍㄨㄥ ㄏㄨㄢˋ ㄐ一ㄚˇ ㄓㄡˋ
  • 成语解释: 谓亲自穿上铠甲和头盔。言长官坐镇军中亲自指挥。
  • 成语例子: 既而王躬擐甲胄,吐诚师旅,誓在尽尽敌,以报前雠。唐·张说《论神兵军大总管功状》
  • 成语出处: 《左传·成公十三年》:“文公(晋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
  • 英语put on armour

  • 成语五行: 木水木火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成语结构: 动宾式成语
  • 成语用法: 作谓语;用于战争等
  • 成语繁体: 躳擐甲胄
  •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 成语属性: 成语

躬擐甲胄是什么意思?

躬擐甲胄的含义解释

躬擐甲胄 [ gōng huàn jiǎ zhòu ]

⒈  谓亲自穿上铠甲和头盔。言长官坐镇军中亲自指挥。

躬擐甲胄是什么意思的词典解释

躬擐甲胄[ gōng huàn jiǎ zhòu ]

⒈  擐,穿。躬擐甲胄指亲自穿戴上盔甲。比喻亲自上战场督战。

《左传·成公十三年》:「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

躬擐甲胄的寓意引证解释

⒈  谓亲自穿上铠甲和头盔。言长官坐镇军中亲自指挥。

《左传·成公十三年》:“文公(晋文公 )躬擐甲胄,跋履山川,踰越险阻,征东之诸侯。”《梁书·元帝纪》:“我是以董率皋貔,躬擐甲胄,霜戈照日,则晨离夺暉,龙骑蔽野,则平原掩色。”唐 张说 《论神兵军大总管功状》:“既而王躬擐甲胄,吐诚师旅,誓在尽敌,以报前讎。”

躬擐甲胄的分开解释

甲胄 : 〈书〉盔甲。

介胄的成语介胄的成语是什么

介胄的成语有:何足介意,躬擐甲胄,煞有介事。

介胄的成语有:遥遥华胄,簪缨世胄,煞有介事。2:拼音是、jièzhòu。3:结构是、介(上下结构)胄(上下结构)。4:注音是、ㄐ一ㄝ_ㄓㄡ_。

介胄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书)(名)甲胄:~之士。

二、引证解释

⒈铠甲和头盔。引《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介胄生__,民无所告_。”宋周密《齐东野语·二张援襄》:“有浮尸_流而上,被介胄,执弓矢。”《水浒传》第八十回:“不知_意如何,未敢去其介胄。”⒉披甲戴盔。引《管子·小匡》:“介胄执_,立於军门。”汉贾谊《新书·解县》:“将吏戍者或介胄而睡。”《新唐书·来济传》:“遂不介胄而驰贼,没焉。”清孔尚任《桃花扇·争位》:“副净扮高杰,末扮黄得功俱介胄上。”⒊甲_之士。指武士。引《陈书·鲁广达传》:“爪牙背义,介胄无良。”明何景明《点兵行》:“富豪输钱脱籍伍,贫者驱之充介胄。”清黄_来《甲戌夏至武威晤张蔚生先生喜而有赋》:“登堂来万民,下及介胄属。”

三、国语词典

被甲和头盔。为古代的军服。

四、网络解释

介胄介胄,汉语词汇。拼音:jièzhòu,“介”,坚固。《易》:“介如石焉”,坚固如石之意。“胄”,《说文解字》:“胄,兜鍪也。”,即头盔之意。介胄即坚固的头盔。

关于介胄的诗词

《有感·介胄多年虮虱生》

关于介胄的诗句

介胄南征虮虱生介胄鹰扬出男儿既介胄

关于介胄的词语

何足介意一介之才轻车介士耿介之士一介野生簪缨世胄介胄之间煞有介事一介之善神州华胄

关于介胄的造句

1、就跟古时那些穿甲戴盔,然后说“介胄之士不拜”的骄兵悍将,终究还是皇帝的下属一样。

2、庙堂之上,和衷体国;介胄之士,饮泣枕戈;人怀忠义,愿为国死。

3、‘奴婢不佞,乃以介胄犯皇帝天威,死有余罪’。

4、依仗甲,它也被称之为“五色介胄”。

5、后南征北战戎马倥偬,虫虱生于介胄,终于平定战乱。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介胄的详细信息

躬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躬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

躬身行礼、

躬操井臼、

躬逢其盛、

躬自菲薄、

躬先表率、

躬行实践、

躬耕乐道、

躬逢盛事、

躬擐甲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