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三顾草庐的意思,三顾草庐成语解释,三顾草庐是什么意思含义寓意
- 暂无分类
- 2025-03-26
- 1热度
- 0评论


•三顾草庐 [ sān gù cǎo lú ]
- 成语拼音: sān gù cǎo lú
- 成语注音: ㄙㄢ ㄍㄨˋ ㄘㄠˇ ㄌㄨˊ
- 成语解释: 见“草庐三顾”。
-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7回回目:“刘玄德三顾草庐。”
-
英语call on somebody three times to show one's sincerity
- 近义词: 三顾茅庐
-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 成语属性: 成语
- 成语繁体: 三顧艸廬
-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成语五行: 木木木火
- 成语结构: 动宾式成语
-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真心诚意邀请
三顾草庐是什么意思?
三顾草庐的含义解释
三顾草庐 [ sān gù cǎo lú ]
⒈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刘备往访诸葛亮,凡三往,乃见。后诸葛亮上后主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以“三顾草芦”比喻对贤才的诚心邀请。
三顾草庐的寓意引证解释
⒈ 后以“三顾草芦”比喻对贤才的诚心邀请。
引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刘备 往访 诸葛亮,凡三往,乃见。后 诸葛亮 上 后主 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諮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一折:“我住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刘绍棠 《小荷才露尖尖角》:“你算是河边巧遇 姜子牙,不必三顾茅庐请 诸葛 了。”
三顾草庐的分开解释
三顾 : 1.指汉末刘备三次往隆中访聘诸葛亮。2.泛指一再顾访或诚意邀请。
草庐 : 1.简陋的草屋。用以谦称自己的住处。2.犹草野。
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
三顾茅庐或三顾草庐是是指中国三国时期刘备三次到诸葛亮住处请他出山辅佐自己的事件。此事件最早见于诸葛亮的《出师表》,该文提到刘备“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三国志》中对此仅有“凡三顾,乃往”的简略记述,《三国演义》对此事件进行了扩写。三顾茅庐后来成为形容求贤若渴的成语。
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当时占据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今湖北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第三次终于相见。谈话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去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亦可以说是“三分天下”之计最早的起源。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出山成为刘备的军师。刘备集团的命运从此改变。
成语三顾茅庐指的是谁三请谁的故事这个成语出自我国古典名著什么人物你还知道
成语三顾茅庐指的是刘备三请诸葛亮的故事这个成语出自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
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当时屯兵新野的刘备,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请诸葛亮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