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生抱柱的意思,尾生抱柱成语解释,尾生抱柱是什么意思含义寓意

•尾生抱柱 [ wěi shēng bào zhù ]

  • 成语拼音: wěi shēng bào zhù
  • 成语注音: ㄨㄟˇ ㄕㄥ ㄅㄠˋ ㄓㄨˋ
  • 成语解释: 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典出《庄子·盗跖》。后用以比喻坚守信约。
  • 成语例子: 尾生般抱柱正题桥,做倒地文星佳兆。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十二出
  • 成语出处: 《庄子 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 近义词: 尾生丧身
  •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人死板
  •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 成语五行: 水金水木
  •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 成语属性: 成语

尾生抱柱是什么意思?

尾生抱柱的含义解释

⒈  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典出《庄子·盗跖》。后用以比喻坚守信约。

什么是尾生抱柱的词典解释

尾生抱柱[ wěi shēng bào zhù ]

⒈  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典出《庄子·盗跖》。后用以比喻坚守信约。

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二出》:「尾生般抱柱正题桥,做倒地文星佳兆。」

尾生抱柱的分开解释

尾生 : 1.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男子。《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陆德明释文:"尾生,一本作微生。"《汉书.东方朔传》:"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唐温庭筠《答段柯古见嘲》诗:"尾生桥下未为痴,暮雨朝云世间少。"清袁于令《西楼记.虚讣》:"要同尾生桥边待,抱恨红泉堪痛哉。"后借指坚守信约的人。
抱柱 : 语出《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后因以“抱柱”为坚守信约的典故。

求解.谢侯叶公好龙尾生抱柱什么意思?

叶公好龙:汉刘向《新序杂事》中说:古代有位叶公子高,对龙非常喜爱,家里到处都画着或刻着龙。龙有感于他的一片诚心,就降临他的住所。叶公见到真龙却吓得失魂落魄,夺路而跑。

后用“叶公好龙”比喻对某事物表面喜爱而实际并不喜爱。

尾生抱柱: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后用以比喻坚守信约。

尾生抱桥而亡\

尾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为情而死的青年,“尾生与女子期于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尾生抱柱而死。”

——《史记-苏秦列传》

战国时代,九月十一,杭州,断桥畔,尾生站在桥畔,望着桥下的流水,依然是那样的波光粼粼、如同湖面上撒下了无数的碎银。

水涨了,那女子也没来,尾生就傻等,一直抱着柱子到水把他淹没掉。唉,呆,当然,这是一个古老得不能再古老的爱情故事,后人誉为守情有义的典范。 《史记-苏秦列传》中首倡信若尾生:“今有孝如曾参,廉如伯夷,信如尾生。得此三人者以事大王,何若?”

王曰:“足矣。”

苏秦曰:“孝如曾参,义不离其亲一宿于外,王又安能使之步行千里而事弱燕之危王哉?

廉如伯夷,义不为孤竹君之嗣,不肯为武王臣,不受封侯而饿死首阳山下。

有廉如此,王又安能使之步行千里而事行进取于齐哉?

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⑥,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有信如此,王又安能使之步行千里却齐之强兵哉?”

班固《汉书》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也提到了尾生守信的故事: 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炫鬻者以千数,其不足采者辄报闻罢。

朔初来,上书曰:“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

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

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

臣朔昧死再拜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