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的笔顺,陵字笔画顺序,陵字怎么写

 

•陵 [ líng ]的笔顺,陵的笔画顺序,陵的笔顺怎么写

 
  • 陵的拼音: líng  陵的注音: ㄌ一ㄥˊ  
  • 陵的总笔画: 11画  陵的结构:左右  陵的部首: 阝部  
  • 陵的笔顺:フ丨一丨一ノ丶ノフ丶  
  • 陵的笔画:横撇、竖、横、竖、横、撇、点、撇、横撇、点

陵的笔画顺序分布演示:

陵字怎么写

横撇、竖、横、竖、横、撇、点、撇、横撇、点

 

陵字的意思

陵字的基本字义解释

líng(ㄌ一ㄥˊ)

1、大土山:山陵。丘陵。陵谷迁变(简作“陵谷”)。

2、高大的坟墓:陵园。陵墓。陵寝。

3、古同“凌”,侵犯,欺侮。

陵字组词:

陵气、陵竞、于陵子、阳陵、陵季、陵霞、陵冈、陵骞、茂陵、广陵涛、陵陆、海陵、陵霄、陵嶒、陵冬、中陵、陵迟、乾陵、陵掩、金陵、严陵、陵威、陵岑、延陵、陆陵、陵肆

陵字成语:

深谷为陵、陵谷变迁、暴内陵外、海桑陵谷、陵谷沧桑、五陵英少、五陵豪气、陵上虐下

dozi("陵");

光笔顺怎么写

光笔顺怎么写介绍如下:

光陵衡字的笔顺是:竖,点,撇,横,撇,竖弯钩。

光:[guāng]部首:儿笔画:6。

基本解释:

1、通常指照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如太阳光、灯光、月光,以及看不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等。也叫光波、光线。

2、景物风~。春~明媚。

3、光彩;荣誉为国增~。

4、比喻好处沾~。叨~。借~。

5、敬辞,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临。~顾。

6、光大;使显耀~前裕后。~宗耀祖。

7、明亮~明。~泽。

8、光滑;尺激做光溜磨~。这种纸很~。

9、一点儿不剩;全没有了;完了精~。用~。把敌人消灭~。

10、姓。

详细解释

〈名〉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

2、同本义

光,明也。——《说文》

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广也,所照广远也。——《释名·释天》

与日月兮齐光。——《楚辞·九歌·云中君》

能游冥冥者与日月同光。——《淮南子·俶真》

日月淑清而扬光。——《淮南子·本经》

国之光。——《易·观》

夜未央,庭燎之光。——《诗·小雅·庭燎》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史记·屈原列传》

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左传·庄公二十二铅雹年》

光明之耀也。——《国语·晋语》

容光必照焉。——《孟子》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西。——清·邵长蘅《阎典史传》

又如:阳光;灯光;反光反射的光线;色光带颜色的光;晨光清晨的太阳光;曙光清晨的日光;光晃光芒闪烁

3、色泽;光彩

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蛾脸不舒,中袖无光。——唐·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丝光;油光光亮润泽;光色光彩色泽;砑光。

陵怎么读 陵如何读

1、陵拼音:líng

2、陵,líng,从阜从夌。阜,大土山;夌,攀越。合起来是“攀越大土山”的意思,引申为“登上、升”义。陵,为“帝王的坟墓”专用,有其“专用的升天通道(之处)”的意思。

3、汉字释义

陵,ling,从阜从夌。阜,大土山;夌,攀越。合起来是“攀越大土山”的意思,引申为“登上、升”之义。陵,为“帝王的坟墓”专用,有其“专用的升天通道(之处)”的意思。

基本信息

田字格中的“陵”字

田字格中的“陵”字

拼音:líng 简体部首:阝,部外笔画:8,总笔画:1

五笔86:BFWT

仓颉:NLGCE

郑码:YBOR

笔顺编号:5 2 1 2 1 3 4 3 5 4

四角号码:7424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 9675

4、字形结构

汉字首尾分解: 阝夌

汉字部件分解: 阝土八夂

笔顺编号: 5212134354

笔顺读写: 折竖横竖横撇捺撇折捺

5、基本字义

大土山:山~。丘~。~谷迁变(简作“陵谷”)。

高大的坟墓:~园。~墓。~寝。

古同“凌”,侵犯,欺侮。

6、详细释义

〈名〉

(1) (形声。字从阜(fù),从夌(líng),夌亦声。“夌”意为“四边形的平面”。“阜”指“土堆”。“阜”与“夌”联合起来表示“从天上往下看,平面为四边形的土堆”。本义:底边为四边形的大土山。)

(2) 同本义 [high mound]。

陵,大阜也。——《说文解字》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肴有二陵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陵阜陆墐。——《国语·齐语》

鸿渐于陵。——《易·渐卦》

古陵蔚起。——《聊斋志异·促织》

(3) 又

循陵而走。

(4) 又如:陵谷(山岭和深谷);陵谷变迁(高山深谷变换位置。比喻世事变化);陵丘(后高前低平的大丘);陵居(居住在高陵地区);陵隰(山陵和低湿之地);陵阿(山陵);陵衍(高而广的丘陵地)。

(5) 引申指帝王陵墓 [mausoleum]。

乐游原上望昭陵。——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聊斋志异·促织》

举一滴可包陵谷。——唐·李朝威《柳毅传》

(6) 又如:其南陵,其北陵;陵屋(帝王墓地的建筑);陵田(陵墓旁的田地);陵表(墓碑;墓表);陵户(看守帝王陵墓的人);陵寝;陵庙。

(7) 山,山头 [mountain; top]。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孙子·军争》

山无陵,江水为竭。——《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一》

(8) 姓。如:陵尹(复姓)。

7、〈动〉

(1) 升,登 [ascend]。

陵重巘。——张衡《西京赋》

(2) 又如:陵云(升上云霄。比喻超尘绝俗或神仙的境界);陵霄(升上云霄。比喻志气高远。通凌云)

(3) 超越,逾越 [surpass]。

陵水经地。——《史记·秦始皇本纪》

(4) 又如:陵忽(超越;欺侮);陵架(超越其上);陵越(超越。也作凌越);凌迈(超越)。

(5) 欺侮;欺压 [bully]。

在上位,不陵下。——《礼记》

为巡缴所陵。——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见陵之耻。——《战国策·燕策》

修成子仲骄恣陵折,吏民皆患苦之。——《加急记·外戚世家》

史官有诗讥祭足云:丈夫宠辱不能惊,国相如何受胁陵,若是忠臣拚一死,宋人未必敢相轻。——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

(6) 又如:陵折(欺压,折辱);陵虐(欺侮虐待。也作凌虐);陵侮(欺侮)。

(7) 日渐衰微 [decline]。

帝王之道,日以陵夷。——《汉书·成帝纪》

(8) 又如:陵夷(渐次衰颓。同陵迟);陵弛(渐次衰颓、废弛)。

(9) 凌驾 [override]。

(宁成)好气,为人小吏,必陵其长吏。——《史记·酷吏列传》

(10) 又如:凌架(凌驾);陵跨(跨越;凌驾) [1-2]

(11)孙膑《阴兵法》中游都鲁都歌诀中有诀句:游都旺相干支畏,贼势凭陵难守持。陵这里指凌历的气势,也指在高岭之压迫之势,陵同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