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物介绍大全物简介,三国演义六个主要人物介绍?
- 学习百科
- 2022-11-10
- 5热度
- 0评论


一、三国演义六个主要人物介绍?
①
1、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裔,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
2、张飞:,字益德,涿郡(今河北保定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勇武过人,与结拜兄弟关羽并称为“万人敌”
3、关羽: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人。东汉末年名将,以忠义见称于后世。
4、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
5、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 ,东汉末年权相,曹魏的奠基者。曹操善诗文,知兵法,开建安文风。有诗文多篇。另有注《孙子》传世。今人整理其诗文成排印本《曹操集》。同时亦擅长书法,被唐朝张怀瓘《书断》评为“妙品”。
6、曹植:字子建,沛国谯县(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 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
②
1: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
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
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
2: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1] ),字仲达,三国时期魏国政治家、军事谋略家,魏国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司马懿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
3: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又称先主,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
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
刘备的优点主要于是善于用人,善于团结各方人士。
而缺点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好感情用事;二是不能区分主次矛盾。
4: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1] ),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5: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太元元年(252年)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在位二十四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
6: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追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
二、三国演义人物介绍和事迹?
三国演义中蒋干。蒋干本是江东人与周瑜是同窗,因无实才,无法立足于江东,只好投靠刘表混一小吏糊口。
曹操收了刘表后,蒋干转投曹操。
蒋干盗书,周瑜群英会,使离间计,斩杀蔡瑁张允两位水军督都。
蒋干二次下江东,引出庞统,庞统巧献连环计,为周瑜火攻曹营奠定了基础。
第一位,这个人腰大十围,长八尺有余,勇力绝人,容貌雄毅,曾经单手拉着牛尾巴奔跑了数百步。他主要负责的是保镖的工作,在官渡之战的时候,看到有人想要加害曹操,于是就把前来刺杀曹操的刺客都给杀掉了。而在渭南之战时,马超想要趁机偷袭曹操,也被他一瞪眼给吓退了。
第二位打小就是神童,后来做了丞相。接受皇帝的任命,成为一众托孤大臣的首领,可以说是权力滔天。而在他执政的初期,在政治上采取了革新,带着部队抗击魏国,获得多次胜利,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开始轻敌,最后举兵伐魏,惨败而归。
第三位,东汉末期有名的隐士,名士,和庞统,诸葛亮,徐庶等人的交往甚是密切,并且这个人还对庞统和诸葛亮早期的影响非常大,诸葛亮甚是敬重他,并且此人是知人善任,而凤雏和卧龙的名号也是出自于他的口中。
第四位,少年闻名,名列八俊之一,曾经担任过丰城武侯,假节,荆州牧。在位期间,可以说是恩威并施,让群众心里佩服他,后来爱民养士,开经立学,占地有数千里,雄踞在荆江之岸,先杀掉孙坚,后来又抗拒曹操,只不过这个人生性多疑。
第五位,东吴名将,追随孙策左右,后来孙权喜欢他,特意让他跟随自己。在战争之中保护孙权,身上受了几十处伤。第六位,蜀汉名将,最开始跟着曹操打汉中,而在失败之后就投降给刘备,后来和马谡一块镇守街亭,马谡不听话被杀了,而这个人却成为了参军。
第七位,骁勇善战,手中兵器有60斤重,骑着的是千里征宛马,在诸葛亮因为粮食问题败退的时候,他带着部队去追杀蜀军,不幸被反杀了。第八位,蜀汉有名的官员,学者,通晓天文,学问渊博,陈寿也是他的学生。
第九位,魏晋时期的著名臣子,也是文学家,政治家,战略家,在陆抗死了之后,上书请求伐吴,被众臣反对。第十位,相貌俊美,出身贵族,强横对抗游牧民族,威震边疆,作战勇猛,只不过后期想要自保,部下不再信任他。
③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
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东汉末,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
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三顾茅庐,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今湖南、湖北)、益(今四川)两州,谋取西南各族统治者的支持,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所谓“隆中对”。
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
刘备(161-223),221年至223年在位。
蜀汉照烈皇帝,字玄德,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
少年时孤独贫困,与母亲贩鞋子、织草席为生,后与关羽、张飞于桃园结义为异姓兄弟。
剿除黄巾军有功,任安喜县尉。
经常寄人篱下,先后投靠过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
建安十二年(207),徐庶荐举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为军师,率军攻占了荆州、益州、汉中。
于公元221年正式称帝,定都成都,国号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汉”。
在替关羽、张飞报仇时,大举进攻吴国,被东吴陆逊用火攻打败,不久病死于白帝城,享年63岁。
关羽(?-220),刘备的义弟,五虎大将排名第一位。
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县(今山西省临猗西南)人。
因战乱而逃亡至涿郡。
其后与张飞一起追随刘备。
曾在汜水关前斩华雄,虎牢关前战吕布而闻名天下。
官渡之战前被俘,被曹操拜为偏军,封汉寿亭侯,为曹杀了袁绍名将颜良、文丑。
后千里走单骑,骑坐赤兔马,提一口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身边。
后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军,收降曹操大将于禁,杀庞德,让华佗刮骨疗毒,威名远扬。
但终因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兵败麦城,被孙权所杀,死时58岁。
一生重情义,智勇双全,武艺绝伦。
张飞(?-221),刘备义弟,五虎大将中第二位。
字翼德,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
少时即与关羽共事刘备。
曾在虎牢关与关羽、刘备一起迎战吕布。
长坂坡桥头上一声吼,吓退曹操百万军。
葭萌关夜战马超,一支丈八蛇矛勇冠三军。
刘备入川以后拜本骑将军,封西乡侯。
公元221年为替二哥关羽报仇,同刘备起兵攻伐东吴。
临行前,因鞭挞士卒被部将范疆、张达刺杀,死时只有55岁。
孙权,生于公元一八二年,死于公元二五二年。
三国时吴国建立者。
公元二二九年至二五二年在位。
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省富阳人)。
东汉末年,继承哥哥孙策的事业,在张昭、周瑜、鲁肃等人的协助下,联合刘备,在赤壁大败曹操。
后又联合曹操攻击蜀国,杀刘备大将关羽,夺取荆州,并在彝陵战役中大败刘备。
公元二二九年在湖北武昌(今湖北省鄂州)称帝,国号吴。
后迁都建业(今江苏省南京)。
在位时,曾派卫温率领万人船队与夷洲(今台湾省)取得联系。
死后追封为吴大帝。
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东汉末年东吴集团将领,著名军事家。汉族。美姿容,精音律,长壮有姿貌,多谋善断,心胸宽广。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奠定三分天下基础。后图进中原,不幸因病早逝,于建安十五年卒于巴丘,年仅36岁。
晋武帝司马炎,生于公元二三六年,死于公元二九○年。创立晋王朝。公元二六五年至二九0年在位。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司马昭的大儿子。公元二六五年废曹奂自立为皇帝。公元二八○年灭吴后,统一全国。
魏武帝曹操,生于公元一五五年,死于公元二二○年。
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园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从小聪明机警,有侠气。
黄巾军起义爆发时,任骑都尉,参加剿除黄巾军。
从建安二年到十六年(公元一九七年至二一一年),先后用兵打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统一北方。
曾在赤壁被周瑜、诸葛亮用火攻战败。
建安二十一年,受封为魏王,四年后,病死于洛阳。
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
三、三国演义这本书的主要人物是谁?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有诸葛亮、刘备、关羽、曹操、周瑜、鲁肃、孙权、张飞、赵云等等。《三国演义》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主要人物简介:
1、刘备,生于公元166年,死于公元223年。
公元221年至223年在位。
蜀汉昭烈皇帝,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县)人。
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
少年孤独贫困,与母亲贩鞋子、织草席为生,后与关羽、张飞于桃园结义为异姓兄弟。
经常寄人篱下,先后投靠过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为军师,率军攻占了荆州、益州、汉中,于公元221年正式称帝。在替关羽、张飞报仇时,大举进攻吴国,被东吴陆逊用火攻打败,不久病死于白帝城。
2、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死于公元234年。三国时蜀国政治家、军事家、天下奇才。字孔明,琅琊郡(今山东省沂南)人,号“卧龙”先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
3、关羽,生年不详,死于公元219年,刘备的义弟,五虎大将排名第一位。
字云长,河东解(今山西省临猗西南)人。
官渡之战前被俘,被曹操拜为偏军,封汉寿亭侯,为曹操杀了袁绍名将颜良、文丑。
后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军,收降曹操大将于禁,杀庞德,让华陀刮骨疗毒,威名远扬。
但终因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兵败麦城,被孙权所杀。
4、张飞,生年不详,死于公元221年,刘备义弟,五虎大将中第二位。字翼德,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曾在虎牢关与关羽、刘备一起迎战吕布。刘备入川以后拜为本骑将军,封西乡侯。公元221年为替二哥关羽报仇,同刘备起兵攻伐东吴。临行前,因鞭挞士卒被部将范疆、张达刺杀。
5、魏武帝曹操,生于公元155年,死于公元220年。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园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从小聪明机警,有侠气。黄巾军起义爆发时,任骑都尉,参加剿除黄巾军。
从建安二年到十六年(公元197年至211年),先后用兵打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统一北方。曾在赤壁被周瑜、诸葛亮用火攻战败。建安二十一年,受封为魏王,四年后,病死于洛阳。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
6、司马懿,生于公元179年,死于公元251年,三国时魏国大将。字仲达,河内温(今河南省温县)人。熟悉兵法,多智谋,善于玩弄权术。曾多次出师与诸葛亮斗兵法。曹芳任皇帝时,他和曹爽同受曹睿遗诏辅政,后乘曹爽出城游猎时,发动政变,杀了曹爽,代为丞相,封晋王,执掌国政。死后被孙子司马炎追尊为晋宜帝。
7、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父孙坚,自称为春秋时大军事家孙武之后。曾任长沙太守,封破虏将军。兄孙策,为讨逆将军,封吴侯。
孙权15岁被举为孝廉、秀才,任阳羡(今宜兴)长,代行奉义校尉。公元200年其兄孙策遇害,孙权承父兄之业,保有江东。曹操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
公元203、205年,先后两次出兵镇抚了山越(即秦汉时的百越),稳定了江东六郡的局势。
公元208年,率大军亲征黄祖,夺得江陵,复与刘备联合,获得赤壁之战的胜利。
公元211年,移治于秣陵,次年改为建业(今南京市)。
公元211年,刘备为报关羽之仇,亲率大军伐吴。
孙权一方面以陆逊为大都督迎战,一面向魏文帝曹丕称臣,被曹丕拜为吴王。
次年三月大破蜀军。
公元229年,曹丕死,孙权即正式建立吴国,称帝,都建业。
公元252年病逝。
8、周瑜生于公元一七五年,死于公元二一○年,东吴大将。字公瑾,庐江舒(今安徽访庐江东南)人。出身官宦之家,仪表英俊,聪颖过人,多谋略,人称周郎。孙策死后与张昭共同辅佐孙权,任大都督。
建安十三年(公元二○八年)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吴蜀联合,火烧赤壁,大破曹军,名传华夏。后进取南郡时,被曹仁的伏兵射伤。为人器量狭小,阴狠刻毒,见诸葛亮比自己高明,便处处加以暗算。后被诸葛亮三次激怒,箭疮发作而死。
9、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人。
从小丧父,靠祖母抚养。
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所以,在当地颇有名,袁术在寿春(今安徽寿县)称帝,特任命他为东城长。
鲁肃辞不受命。
周瑜任居巢(今安徽桐城)长,曾请鲁肃资助军粮。
鲁肃慷慨地指给他一个装有三万斛粮食的大粮仓。
周瑜感激不已,遂结为知己。
公元200年,鲁肃在周瑜的引荐下归附孙权。
孙权非常器重鲁肃,与他“合榻对饮”,议论时事。
鲁肃劝孙权“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
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
(《三国志、吴志、鲁肃传》)孙权很佩服他的才能。
公元208年赤壁大战时,鲁肃为赞军校尉。
他首先向孙权提出了联刘拒曹的战略方针,并出使刘备处,以促成孙刘联盟。
公元210年,周瑜病逝,鲁肃被任命为奋武校尉,领周瑜军,驻扎在江陵。
后来,转屯陆口,被授予汉昌太守、偏将军。
次华(214年),转横江将军。
公元215年,驻兵益阳(今湖南益阳市)。
公元217年,鲁肃病逝。
10、赵云蜀国五虎大将第三位。
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以勇敢善战著称。
原为公孙瓒的部下,后归刘备。
刘备被曹军打败于当阳长坂坡,赵云六进六出曹操百万军中,救出了甘夫人与阿斗。
刘备东吴招亲,赵云领军护卫,后拦江截救阿斗,一杆长枪,神出鬼没,浑身是胆,一生征战无数,屡建奇功,后拜翊军将军,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
公元二二七年随诸葛亮进攻关中,失利于箕谷,退回汉中,不久病死,享年七十三岁。
三国演义这本书的主要人物都是谁呢?最主要的人物其实就是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和司马懿。但是,还应该有董卓、汉献帝、袁绍、袁术、以及曹操手下的大将许诸、典韦、夏侯惇、夏侯渊、徐晃等,蜀国这边有刘、张飞、关羽、赵云等。东吴的周瑜、鲁肃、黄盖等等。
四、关于历史人物简单介绍?
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宋朝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在北宋末年投军,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官至少保、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南宋王朝建立,他上书指责黄潜善、汪伯彦等,反对南迁,被革职。后改从王彦,与金兵战于太行山;复随宗泽守卫开封,任统制。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奠基者和主要缔造者。
曹操少年机警,任侠放荡,不治行业。
年少时曾参与镇压黄巾军。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
曹操以汉献帝刘协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中国北方地区,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民、实行“租调制”,促进中原地区经济生产和社会稳定。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进位丞相。同年进攻荆州,与孙权、刘备联军展开赤壁之战,败归。建安十八年(213年),获封魏公,建立魏国,定都邺城。建安二十年(215年),征张鲁,取汉中。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册封魏王,位在诸王之上。
五、三国志各个人物的形象?
1、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1]),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2、司马懿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 ),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政治家、军事谋略家,魏国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3、刘备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又称先主,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
4、诸葛亮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时值曹操一统北方,孙权虎踞江东,刘表和刘璋控制荆、益二州,但无所作为。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求教,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
5、孙权
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
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吕蒙成功袭取刘备的荆州,使领土面积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