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什一之利”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什一之利:

拼音:shí yī zhī lì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用于商业等

成语解释:

什一:十分之一。泛指商人得到的利润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杨恽传》:“恽幸有余禄,方籴贱贩贵,逐什一之利,此贾竖之事,污辱之处,恽亲行之。”

成语例子: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0回:“季子不治耕获,力工商,求什一之利,乃思以口舌博富贵,并见成之业。”

成语分字解释:

“什” 的基本字义:

十(多用于分数或倍数):~百(十倍和百)。~一(十分之一)。~袭珍藏(形容极其珍重地收藏物品)。 各种的,各样的:~锦(各种各样东西凑成的食品)。~物。 诗篇:篇~。雅~。
含有

“什” 的成语:

什围伍攻
牢什古子
什伍东西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什袭以藏
什袭珍藏
什袭而藏
什一之利
劳什子

“一” 的基本字义: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纯;专:专~。~心~意。 全;满:~生。~地水。 相同:~样。颜色不~。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乃
含有

“一” 的成语:

载一抱素
存十一于千百
一掷乾坤
一依旧式
一如曩昔
一齐天下
不肯一世
浮一大瓟
得一望十
屈指一算
一笑了之
一笑了事
一卧不起
一通百通
一飞冲天
登高一呼
罚一劝百
反戈一击
回眸一笑
杀一儆百

“之” 的基本字义: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代词,这,
含有

“之” 的成语:

急人之危
急人之忧
夺人之爱
尽地主之谊
无缚鸡之力
无立足之地
置之高阁
无用武之地
无立锥之地
大开方便之门
置之脑后
置之度外
置之死地
麾之即去
搏牛之虻
承天之祐
勿谓言之不预也
操之过蹙
操之过激
操之过切

“利” 的基本字义:

好处,与害弊相对:~弊。~害。~益。~令智昏。兴~除弊。 使顺利、得到好处:~己。~用厚生(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 与愿望相符合:吉~。顺~。 刀口快,针尖锐,与钝相对:~刃。~刀
含有

“利” 的成语:

辩口利舌
乘利席胜
船坚炮利
厚生利用
进利除害
利喙赡辞
利缰名锁
利惹名牵
利时及物
利绾名牵
利灾乐祸
綦溪利跂
乡利倍义
邀名射利
营私罔利
争名竞利
争权攘利
元亨利贞
甲坚兵利
兴利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