簞[ dān ],簞字的拼音,部首,意思,簞字的笔顺,笔画顺序怎么写

 

•簞 [ dān ]的拼音,部首,繁体,笔顺,簞的笔画顺序,簞的笔顺怎么写

 
  • 簞的拼音:dān
  • 簞的注音:ㄉㄢ
  • 簞是否多音字:不是多音字
  • 簞的部首:竹部
  • 簞的总笔画:18画
  • 簞的繁体:
  • 簞的结构:上下
  • 簞的笔顺:ノ一丶ノ一丶丨フ一丨フ一丨フ一一一丨
  • 簞的笔画:撇、横、点、撇、横、点、竖、横撇、横、竖、横撇、横、竖、横撇、横、横、横、竖

簞的笔画顺序分布演示:

簞字怎么写

ノ一丶ノ一丶丨フ一丨フ一丨フ一一一丨

撇、横、点、撇、横、点、竖、横撇、横、竖、横撇、横、竖、横撇、横、横、横、竖

 

「簞」字的意思

「簞」字的基本字义解释

 dān(ㄉㄢ)

1、见“箪”。

簞[ dān ]的同笔画数汉字

簞[ dān ]的同音字,dān拼音的汉字

簞[ dān ]的同部首汉字

簿

dozi("簞");

箪是几级字?

不是几级字,是生僻字。

汉语汉字

“簞”,该字未收录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属于生僻字,普通话读音为dān,最早见于《说文》中,在六书中属于六书类型字。

“簞”的基本含义为见古代盛饭的圆竹器。

在日常使用中,“簞”也常做名词,表示盛物件的小筐,如箪食。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组词

箪壶 箪瓢士

部首笔画

6笔

注音

ㄉㄢ

仓颉码

HCWJ

字源演变

“簞”,初见于《说文》中,形声字。竹表意,表示簞是用竹制成的;本意是盛饭食有盖的圆形竹器。“簞”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

详细释义

拼音

dān

名词

同本义

a bamboo utensil for holding cooked rice

箪笥

箪,笥也。从竹,单声

盛物件的小筐

small basket

箪瓢

箪,小筐也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广韵都寒切集韵韵会多寒切正韵多艰切,音单。

说文笥也。汉律令箪,小筐也。篇海竹苇器。郑康成曰:盛饭者,圆曰箪,方曰笥。仪礼·士冠礼栉实于箪。论语一箪食。注箪,笥也。广韵箪、笥,小箧。

又竹名。嵆含·草木状箪竹,叶疎而大,一节相去五六尺。

又瓢亦曰箪。扬子·方言瓥,陈楚宋魏之闲或谓之箪,或谓之,或谓之瓢。晋嵇含《南方草木状》。

说文解字

笥也。从竹单声。汉津令:箪,小筐也。《传》曰:“箪食壶浆。”都寒切。

说文解字注

(箪)笥也。论语孔注同。皇侃曰。以竹为之。如箱箧之属。左传。夫差以一箪珠问赵孟。葢亦箪之小者也。

从竹。单声。都寒切。十四部。汉律令。箪、小匡也。匡俗作筐。匚部曰。匡、饭器、筥也。按筥者、也。容五。

汉律令之箪、谓匡之小者也。与经传所云箪谓笥者异。葢匡箪皆可盛饭。而匡筥无葢。箪笥有葢。如今之箱盒。其制不同。故小匡为别一义。

传曰。箪食壷桨。孟子及他儒家书皆有此言。故约之以传曰也。此证前一义。

一箪食一豆羹中的箪的古今意思?

“一箪食一豆羹”中的“箪”,是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圆形,竹子做的。类似于现代盛食物用的小竹筐。

语出孟子《孟子·告子上》:“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意思是: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