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待价藏珠”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 成语
- 2025-02-05
- 5热度
- 0评论


待价藏珠:
拼音:dài jià cáng zhū
成语繁体:待價藏珠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待价而沽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世
成语解释:
待:等待;待价:等待高价出售。珍藏明珠,等待高价出售。比喻有才学者等待被人赏识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成语例子: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待价藏珠未可轻,一朝持献明庭。”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认为当权者会推行他的仁政,在鲁国任职期间,鲁君受到季氏的控制,他只有感叹:“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鲁君没有重用他。子贡安慰他:“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孔子说“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成语分字解释:
“待” 的基本字义:
等,等候:~到。~旦。拭目以~。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对~。招~。~遇。~人接物。 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正~出门,有人来了。
含有
“待” 的成语:
待答不理
急不及待
迎风待月
待人接物
待理不理
待兔守株
韬晦待时
敛手待毙
待势乘时
推诚待物
守先待后
无千待万
知人待士
岁月不待人
席珍待聘
百凡待举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养儿待老,积谷防饥
宁当有日筹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价” 的基本字义:
商品所值的钱数:~钱。~款。涨~。调~。待~而沽。 商品之间相互比较和交换的基础:~值。代~。 指“原子价”。
含有
“价” 的成语:
明码实价
物美价廉
讨价还价
价廉物美
货真价实
漫天要价
齐名并价
黑价白日
鬻驽窃价
遗声余价
蒲扇价增
身价倍增
声价百倍
声价倍增
市无二价
价等连城
口不二价
市不二价
价重连城
一登龙门,身价十倍
“藏” 的基本字义:
隐避起来:埋~。包~。~奸。~匿。隐~。蕴~。~污纳垢。 收存起来:收~。~品。~书。储~。
含有
“藏” 的成语:
秋收冬藏
东藏西躲
卧虎藏龙
匿影藏形
藏污纳垢
藏头露尾
藏龙卧虎
藏垢纳污
藏弓烹狗
藏怒宿怨
藏形匿影
藏踪蹑迹
藏锋敛锷
遁迹藏名
高举深藏
含垢藏瑕
家藏户有
露影藏形
蹑影藏形
烹狗藏弓
“珠” 的基本字义:
蛤蚌因沙粒窜入壳内受到刺激而分泌的物质,逐层包起来形成圆粒,乳白色或略带黄色,有光泽,可做装饰品,亦可入药。称“珍珠”(亦作“真珠”,简称“珠”):~蚌。~宝。~花。夜明~。~玑(喻优美的词藻或诗文)
含有
“珠” 的成语:
珠箔银屏
抱玉握珠
璧合珠联
滴露研珠
还珠买椟
怀珠韫玉
噀玉喷珠
日角珠庭
隋珠荆璧
涎玉沫珠
遗珠弃璧
玉润珠圆
韫椟藏珠
珠沉璧碎
珠窗网户
珠歌翠舞
珠投璧抵
珠围翠拥
馔玉炊珠
被褐怀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