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 qián gān ],乾字的拼音,部首,意思,组词,成语,乾字的笔顺,笔画顺序怎么写

 

•乾 [ qián gān ]的拼音,部首,繁体,笔顺,乾的笔画顺序,乾的笔顺怎么写

 
  • 乾的拼音:qián gān
  • 乾的注音:ㄑ一ㄢˊ ㄍㄢ
  • 乾的繁体:
  • 乾的结构:左右
  • 乾的总笔画:11画
  • 乾是否多音字:不是多音字
  • 乾的部首:乙部
  • 乾的笔顺:一丨丨フ一一一丨ノ一フ
  • 乾的笔画:横、竖、竖、横撇、横、横、横、竖、撇、横、横撇

乾的笔画顺序分布演示:

乾字怎么写

一丨丨フ一一一丨ノ一フ

横、竖、竖、横撇、横、横、横、竖、撇、横、横撇

 

「乾」字的意思

「乾」字的基本字义解释

 qián gān(ㄑ一ㄢˊ ㄍㄢ)

1、旧时称男性的:乾造。乾宅。

2、八卦之一,代表天:乾坤(“坤”,代表地)。

「乾」字的其他含义、意思

1、见“干”。

乾[ qián gān ]的同笔画数汉字

绿

乾[ qián gān ]的同部首汉字

「乾」字组词:

乾陵康乾乾坤萧乾乾造乾隆帝乾隆连乾

乾[ qián gān ]的同音字,qián gān拼音的汉字

「乾」字成语:

朗朗乾坤函盖乾坤一掷乾坤袖里乾坤颠倒乾坤旋乾转坤乾坤再造乾乾翼翼

dozi("乾");

干字笔顺笔画

干字共有3画,笔画顺序为: 横、横、竖。

1、干,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有gān、gàn、hán三种读音。此字始见于甲骨文,为象形字,像有桠杈的木棒形,本义是一种抵御戈的武器。 干的异体字“榦”(gàn),其本义为事物的主体部分。

2、干的繁体字之一“乾”读qián时仍用为“乾”,“乾”读gān时一般情况下皆规范简化为“干”,其本义为上出、冒出。“干”为象形字,始见于商代的甲骨文。甲骨文之“干”,上像盾牌之饰,竖像其柄,横像盾面。

3、金文三例,第一例承之甲文,显而易见;第二例由横画变成圆点填实,本是金文的常例;第三例以形表盾面,馀都和他形没两样。战国文字二例,基本上承自甲、金文之形,而形体略变。

4、篆文之,承自甲、金文之形,上像盾面,横像把手,下像其柄。字经隶书,体变作,楷书沿之,也就不易了解其原形了。以上诸形,都据具体的实象造字。在六书中属于象形。现统一规范简化为“干”。

古籍解释干的意义与释义

1、卷三干部古寒切犯也。从反入,从一。凡干之属皆从干。犯也。犯、侵也。《毛诗》:干旄、干旌假为竿字。从反入,从一。反入者、上犯之意。古寒切。十四部。凡干之属皆从干。

2、《唐韵》:古寒切《集韵》《韵会》:居寒切,𠀤音竿。《说文》:干,犯也。《左传·文四年》: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晋书·卫玠传》:非意相干,可以理遣。又《尔雅·释言》:干,求也。《书·大禹谟》: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论语》:子张学干禄。

干字笔顺笔画

干字共有3画,笔画顺序为:横、横、竖。

干gàn、gān

笔画:3

五笔:FGGH

基本释义:

1、[gàn]

(1)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干。骨干。

(2)指干部:调干。干群关系。

(3)做(事):实干。

(4)能干;有能力的:干练。干才。

(5)担任;从事:他干过厂长。

(6)事情变坏;糟:要干。

2、[gān]

(1)古代指盾牌:干戈。

(2)冒犯:干犯。

(3)牵连;涉及:干连。

(4)追求(职位、俸禄等):干禄。

(5)水边:江干。河干。

(6)天干:干支。

(7)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跟“湿”相对):干燥。干柴。

(8)不用水的:干洗。干馏法。

(9)加工制成的干的食品:饼干。葡萄干儿。

(10)空虚;空无所有:外强中干。

(11)属性词。指拜认的(亲属关系):干妈。干儿子。

(12)徒然;白:干着急。干瞪眼。

扩展资料:

做基本释义:

(1)制造:做衣服。用这木头做张桌子。

(2)写作:做文章。

(3)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做工。做事。

(4)举行庆祝或纪念活动:做寿。

(5)充当;担任:做母亲的。做教员。

(6)当做:树皮可以做造纸的原料。

(7)结成(某种关系):做亲。做对头。

(8)假装出(某种模样):做样子。做鬼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