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骨肉之情”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骨肉之情:

拼音:gǔ ròu zhī qíng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近义词:骨肉私情、骨肉之恩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指至亲

成语解释: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关系。比喻至亲之间的深厚感情

成语出处:

清·刘熙载《艺概·文概》:“介甫每言及骨肉之情,酸恻呜咽。”

成语例子:

清·如莲居士《薛刚反唐》第49回:“孰知叔父与婶母重富欺贫,凌虐孤苦,全无骨肉之情,相待如同奴婢。”
英语翻译:family relationship and feeling
日语翻译:骨肉の情(なさけ)

成语分字解释:

“骨” 的基本字义:

人和脊惟动物身体里面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头。~胳(全身骨头的总称)。~节。~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干(gàn)。 像骨的东西(指支
含有

“骨” 的成语:

粉骨糜躯
痛心切骨
玉骨冰姿
走骨行尸
形夸骨佳
劲骨丰肌
炊骨爨骸
悬头刺骨
槌骨沥髓
瘦骨穷骸
寒气刺骨
骨肉分离
骨肉相亲
蚂蚁啃骨头
瘦骨伶仃
瘦骨嶙峋
怨入骨髓
病入骨隨
病入骨髓
情深骨肉

“肉” 的基本字义:

人或动物体内红色、柔软的组织:~体。~类。~食。肌~。~票(被盗匪掳去的人,盗匪借以向他的家属勒索钱财)。~身(佛教指肉体)。 果实中可以吃的部分:桂圆~。冬瓜~厚。 果实不脆,不酥:~瓤西瓜。 行动迟
含有

“肉” 的成语:

皮松肉紧
皮伤肉绽
皮破肉烂
羊头狗肉
肉袒膝行
肉林酒池
走肉行尸
周妻何肉
肥肉厚酒
肥肉大酒
厚酒肥肉
骨颤肉惊
掠脂斡肉
浆酒霍肉
肉袒牵羊
肉薄骨并
肉袒面缚
肉山脯林
生死肉骨
鱼馁肉败

“之” 的基本字义: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代词,这,
含有

“之” 的成语:

急人之危
急人之忧
夺人之爱
尽地主之谊
无缚鸡之力
无立足之地
置之高阁
无用武之地
无立锥之地
大开方便之门
置之脑后
置之度外
置之死地
麾之即去
搏牛之虻
承天之祐
勿谓言之不预也
操之过蹙
操之过激
操之过切

“情” 的基本字义:

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喜、怒、爱、憎、哀、惧等心理状态:感~。~绪。~怀。~操。~谊。~义。~致。~趣。~韵。性~。~愫(真情实意)。~投意合。~景交融。 专指男女相爱的心理状态及有关的事物:爱~。~人。~
含有

“情” 的成语:

儿女情多
王法无情
法不容情
情若手足
情趣相得
情坚金石
情窦渐开
情不自胜
情不自堪
声闻过情
太上忘情
情逾骨肉
情同羊左
患难见真情
情人眼里出西施
天若有情天亦老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秀才人情纸半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