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四时气备”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四时气备:

拼音:sì shí qì bèi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四时:春、夏、秋、冬。四时之气具备。比喻人的气度弘远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谢太傅绝重褚公,常称褚季野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

成语分字解释:

“四” 的基本字义: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方。~边。~序(即“四季”)。~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君子(中国画中对
含有

“四” 的成语:

四乡八镇
四邻八舍
四德三从
传三过四
张三吕四
没三没四
吼三喝四
牵三扯四
埋三怨四
顾三不顾四
倒四颠三
推三挨四
朝四暮三
疑三惑四
察三访四
捱三顶四
差三错四
巴三览四
调三窝四
九洲四海

“时” 的基本字义: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 较长的时间:~代。古~。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 常常:~常。学而~习之。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
含有

“时” 的成语:

随时度势
定时炸弹
现时报
旧时风味
不适时宜
一时戏言
为时过早
过时货
因时制宜
及时雨
过时黄花
临时抱佛脚
曾几何时
烜赫一时
盛极一时
与时推移
与时消息
不时之须
落花时节
千古一时

“气” 的基本字义: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体。 呼吸:没~了。~厥。~促。~息。一~呵成。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候。~温。~象。 鼻子闻到的味:~味。臭~。 人的精神状态:~概。~节。~魄。~派
含有

“气” 的成语:

气吞河山
气吞斗牛
气数已衰
气势熏灼
气夯胸脯
气冠三军
气盖山河
血气未动
血气方壮
志气凌云
神气自若
怒气冲霄
浩气四塞
愤气填膺
意气轩昂
意气相许
意气相合
和气致祥
气冲霄汉
尸居余气

“备” 的基本字义:

完全,应有的都有了:具~。完~。求全责~(要求全面、完美)。 事先安排好:预~。防~。准~。筹~。~案(向主管机关做书面报告,以备查考)。~注。~忘录。 设施:设~。装~。军~。
含有

“备” 的成语:

宽备窄用
求全责备
德才兼备
文修武备
责备求全
文武兼备
德容兼备
水陆俱备
春秋责备贤者
智勇兼备
材能兼备
百废备举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出其不意,掩其不备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有备无患
无所不备
无一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