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扶摇而上”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扶摇而上:

拼音:fú yáo ér shàng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扶摇直上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职位、地位等

成语解释:

扶摇: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形容上升很快或指仕途得志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成语例子: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6回:“须臾,渐高渐大,扶摇而上,直到九霄空里,化成个大鹏。”
英语翻译:skyrocket

成语分字解释:

“扶” 的基本字义:

搀,用手支持人或物,使不倒:搀~。~正。~老携幼。 帮助,援助:~养。~植。~危济困。 用手按着或把持着:~梯。沙发~手。 姓。
含有

“扶” 的成语:

携老扶幼
治乱扶危
携幼扶老
携老扶弱
扶正祛邪
扶危救困
抑强扶弱
救死扶伤
济弱扶倾
济困扶危
扶危济困
扶危定乱
扶弱抑强
扶老携幼
锄强扶弱
持危扶颠
扶颠持危
吊死扶伤
扶危定倾
扶危济急

“摇” 的基本字义:

摆动:~曳。~晃。~荡。~篮。动~。~摆。~头摆尾。~~欲坠。扶~直上。 往上升:风举云~。
含有

“摇” 的成语:

摇首顿足
摇摇晃晃
摇摇摆摆
摇头摆脑
鼓唇摇舌
招摇撞骗
摇头晃脑
摇唇鼓舌
摇头摆尾
摇旗呐喊
天摇地动
神摇意夺
山摇地动
东摇西摆
地动山摇
大摇大摆
胆战心摇
鼓舌摇唇
撼地摇天
魂摇魄乱

“而” 的基本字义: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连词(a.表平列,如“多~杂”。b.表相承,如“取~代之”。c.表递进,如“~且”。d.表转折,如“似是~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
含有

“而” 的成语:

泥而不滓
墙面而立
神而明之
顺非而泽
同年而校
同日而论
望屋而食
无德而称
无胫而来
无胫而至
无胫而走
毋翼而飞
析骨而炊
言而不信
一呵而就
尤而效之
鱼贯而出
鱼烂而亡
韫椟而藏
择地而蹈

“上” 的基本字义: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 去,到:~街。 向
含有

“上” 的成语:

形而上学
纸上空谈
忙上加忙
罪上加罪
嘴上功夫
太上皇
顶头上司
走为上策
白日上升
一哄而上
上方宝剑
塞上江南
热锅上蚂蚁
朗朗上口
火上添油
火上加油
朝野上下
板上砸钉
纸上谈兵
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