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项羽的成语,关于形容项羽的成语故事,四字成语,四字词语
- 暂无分类
- 2025-03-22
- 2热度
- 0评论


关于项羽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拔山盖世:拔起大山,形容力气很大,出自《史记》中第七卷《项羽本纪》中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一决雌雄:雌雄比喻胜负、高下,成语指决一胜负,比个高下,出自《项羽本纪》中的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
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指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出自《项羽本纪》中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披坚执锐:穿着铁甲,拿着武器,形容全副武装,出自《项羽本纪》中的夫披坚执锐,义不如公。
江东父老:江东古指长江以南芜湖以下地区,父老指父兄辈人,成语泛指家乡的父兄长辈,出自《项羽本纪》中的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和何面目见之?
- 内容导航:
- •关于形容项羽的成语故事
- •项羽的成语故事
关于形容项羽的成语故事
-
1、决一胜负
成语的意思:决:决定;胜负:胜败。进行决战,判定胜败。
-
2、恭恭敬敬
成语的意思:对尊长贵宾谦恭而有礼貌。
-
3、才气过人
成语的意思:才:才能;气:气魄。才能气魄胜过一般的人。
-
4、决一死战
成语的意思:决:决定;死:拼死。对敌人拼死决战。
-
5、大吃一惊
成语的意思:形容对发生的事感到十分意外。
-
6、单**匹马
成语的意思: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比喻行动没人帮助。
-
7、脚踏实地
成语的意思:脚踏在坚实的土地上。比喻做事踏实,认真。
-
8、不顾一切
成语的意思:什么都不顾。
-
9、惊天动地
成语的意思: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
10、扛鼎拔山
成语的意思: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
11、措手不及
成语的意思:措手:着手处理。来不及动手应付。指事出意外,一时无法对付。
-
12、进退两难
成语的意思:前进和后退都难。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
-
13、悲歌慷慨
成语的意思: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
-
14、大势已去
成语的意思:大势:事情发展的趋势。有利的形势已经丧失,前途已经没有希望。
-
15、不学无术
成语的意思: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
16、江东父老
成语的意思:江东:古指长江以南芜湖以下地区;父老:父兄辈人。泛指家乡的父兄长辈。
-
17、妇人之仁
成语的意思:仕:仁慈。妇女的软心肠。旧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
-
18、分我杯羹
成语的意思: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19、孤立无援
成语的意思:只有一个人或一方面的力量,得不到外力援助。
-
20、高阳酒徒
成语的意思:高阳:古乡名,在今河南杞县西南。秦末郦食其即此乡人,对刘邦自称“高阳酒徒”。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
21、楚界汉河
成语的意思: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
22、劳苦功高
成语的意思: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
23、胯下蒲伏
成语的意思:蒲伏:通“匍伏”,指伏地爬行。指汉朝韩信年少时有胯下之辱。
-
24、暗藏杀机
成语的意思:隐藏杀人的念头。比喻潜在危险。
-
25、霸王别姬
成语的意思:姬:指西楚霸王项羽的宠妾虞姬。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现多比喻独断专行,脱离群众,最终垮台。
-
26、韩信将兵
成语的意思:韩信:刘邦的将军;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
27、饱餐一顿
成语的意思:指大吃一顿。
-
28、勃然大怒
成语的意思: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
29、暗渡陈仓
成语的意思:渡:越过;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比喻用造假象的手段来达到某种目的或暗中进行活动
-
30、颠倒是非
成语的意思:是:对;非:错。把错的说成对的,对的说成错的。把是非弄颠倒了。
-
31、胯下之辱
成语的意思:胯下:两条腿之间。从胯下爬过的耻辱。
-
32、乘胜追击
成语的意思:乘:趁着。趁着胜利的形势继续追击敌人,扩大战果。
-
33、从壁上观
成语的意思:壁:壁垒。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
-
34、拔山盖世
成语的意思:盖世:超越天下人,世上第一。力能拔掉大山,形容力大勇猛,当代无比。
-
35、出谋划策
成语的意思:谋:计谋;划:筹划。制定计谋策略。指为人出主意。
-
36、计将安出
成语的意思:计:计策,计谋;安:怎么,怎样。如何制定计谋呢?
-
37、按兵不动
成语的意思:按:止住。使军队暂不行动。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
-
38、不知深浅
成语的意思:原意是不知道水的深浅。后多用以形容不懂得事情的利害。
-
39、力能扛鼎
成语的意思: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形容气力特别大。亦比喻笔力雄健。
-
40、独断专行
成语的意思: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
项羽的成语故事
关于项羽的成语故事
项羽是我国的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下面我跟大家分享几篇关于项羽的成语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四面楚歌的故事(主要人物:项羽)
故事: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禁地了吗? 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yú姬jī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一会,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释义: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着又失败自杀的情节,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周围环境,而导致自己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在我们学**和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脚踏实地的做事,若是日常行为表现不好,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运喽。
2.破釜沉舟的故事(主要人物:项羽)
释义:一般用来比喻决心战斗到底,勇往直前,拼死一战。表示下了极大的决心,舍出一切,必欲达到目的的作法。
故事:秦朝末年,秦派兵攻打复国后的赵国。赵军不敌,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被秦军包围。被项梁、项羽叔侄等各路义军拥立的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让他们带领军队前去援救赵国。但是,宋义把兵带到安阳就不再前进了,在此停留了四十六天。项羽非常焦急,再三要求他渡江北上,与赵军里应外合,一举打败秦军。而宋义则希望赵、秦两军打得精疲力尽之时再发兵,以坐收渔翁之利。于是他严令军中不准轻举妄动。与此同时,宋义又宴请宾客,大吃大喝,而士兵、百姓却忍饥挨饿。项羽实在忍不下去,便杀死了宋义,将士们马上拥戴项羽为上将军。之后,项羽立即派出两名将军,率两万人马渡河解救巨鹿。取得小胜后,项羽下令全军渡河救援赵军。在全军渡河之后,他采取了一系列果断的行动:把所有船只凿沉,把煮饭的锅都打破,把营房都烧掉,只携带三天的干粮,以此表示决一死战的决心,不给士兵留一点儿退路。项羽领军到达巨鹿外围,立即包围了秦军,经过九天激战,最终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