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逃跑的四字词语,形容打击后狼狈逃走的成语,四字成语,四字词语
- 暂无分类
- 2025-03-22
- 2热度
- 0评论


- 内容导航:
- •描写敌人狼狈样子的成语
- •形容打击后狼狈逃走的成语
- •描写敌人狼狈样子的成语
描写敌人狼狈样子的成语
落荒而逃、铩羽而归、狼狈不堪、溃不成军、丢盔弃甲
一、落荒而逃 [ luò huāng ér táo ]
解释:形容吃了败仗慌张逃跑。
出自: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三折:“你自慢慢的从大路上行,我便落慌而走。”
二、铩羽而归 [ shā yǔ ér guī ]
解释:铩羽:羽毛摧落,比喻失败或不得志。指失败或不得志而归。
出自:南朝宋·鲍照《拜侍郎上疏》:“铩羽暴鳞,复见翻跃。”
译文:不得志而归,后又见他再次尝试。
三、狼狈不堪 [ láng bèi bù kān ]
解释:狼狈:窘迫的样子。困顿、窘迫得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窘迫的样子。
出自:清·名教中人《好逑传》:“这韩愿情急;追赶**;又被他打得狼狈不堪。”
译文:这韩愿情况紧急;又是追赶又被**;又被他打得非常窘迫。
四、溃不成军 [ kuì bù chéng jūn ]
解释:溃:溃败,散乱。被打得七零八落,不成队伍。形容惨败。
出自:近代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等待着敌人的锐气开始衰落时,抓住要害猛力一击,就可以把敌人杀得溃不成军。”
五、丢盔弃甲 [ diū kuī qì jiǎ ]
解释:盔、甲:头盔和铠甲。跑得连盔甲都丢了。形容打败仗后逃跑的狼狈相。
出自:战国 孟子《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译文:战鼓咚咚地一敲响,两军士兵的刀**一接触,丢盔卸甲,拖着兵器就逃跑,有的跑了一百步之后停下来,有的跑了五十步之后停下来。
形容打击后狼狈逃走的成语
-
1、狼奔豕突
成语的意思:豕:猪;突:猛冲。象狼那样奔跑,象猪那样冲撞。形容成群的坏人乱冲乱撞,到处搔扰。
-
2、丧家之犬
成语的意思:无家可归的狗。比喻无处投奔,到处乱窜的人。
-
3、弃甲曳兵
成语的意思:丢掉盔甲,拖着武器。形容打败仗狼狈逃跑的样子。
-
4、抱头鼠窜
成语的意思:抱着头,象老鼠那样惊慌逃跑。形容受到打击后狼狈逃跑。
-
5、曳兵弃甲
成语的意思:拖着兵器,丢掉铠甲。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
6、溃不成军
成语的意思:溃:溃败,散乱。被打得七零八落,不成队伍。形容惨败。
-
7、临阵脱逃
成语的意思:临到打仗时逃跑了。也比喻到了紧要关头退缩逃避。
-
8、东逃西窜
成语的意思:四处奔逃躲避。
-
9、大败而逃
成语的意思:指吃了败仗慌张逃跑。
-
10、连滚带爬
成语的意思:形容害怕得慌乱逃走的样子。
-
11、老鼠过街
成语的意思:比喻害人的东西,人人痛恨。亦作“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
12、落荒而逃
成语的意思:形容吃了败仗慌张逃跑。
-
13、逃之夭夭
成语的意思:本意是形容桃花茂盛艳丽。后借用“逃之夭夭”表示逃跑,是诙谐的说法。
-
14、草木皆兵
成语的意思: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
15、风声鹤唳
成语的意思:唳:鹤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
16、丢盔弃甲
成语的意思:盔、甲:头盔和铠甲。跑得连盔甲都丢了。形容打败仗后逃跑的狼狈相。
-
17、席卷而逃
成语的意思:指偷了全部贵重衣物逃跑。
-
18、鸟骇鼠窜
成语的意思:形容惊恐逃窜。
-
19、仓皇出逃
成语的意思:仓皇:匆忙,慌张。慌慌张张地外出逃跑。
-
20、落荒而走
成语的意思:指离开战场,向荒野逃命。形容战败逃命。
-
21、过街老鼠
成语的意思:比喻人人痛恨的坏人。
-
22、惊弓之鸟
成语的意思: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
23、窜端匿迹
成语的意思:比喻掩盖事情的真相。
-
24、鼠窜狼奔
成语的意思:形容狼狈逃跑的情景。
-
25、大摇大摆
成语的意思:走路时身子摇摇摆摆。形容自以为了不起的傲慢神态。
-
26、溜之大吉
成语的意思:溜:趁人看不见走开;吉:吉祥。偷偷地跑掉为妙。
-
27、一败涂地
成语的意思:一旦失败就肝脑涂地。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
28、狼狈不堪
成语的意思:狼狈:窘迫的样子。困顿、窘迫得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窘迫的样子。
-
29、弃甲丢盔
成语的意思:形容打了败仗狼狈逃走的样子。
-
30、捧头鼠窜
成语的意思:抱着脑袋,象老鼠似地逃窜。形容仓皇逃跑的狼狈相。
-
31、抛戈弃甲
成语的意思:丢掉武器,扔掉铠甲。形容军队被打得狼狈逃窜的情形。
描写敌人狼狈样子的成语
狼狈万状
拼音:láng bèi wàn zhuàng
解释:狼狈:窘迫的样子;万状:多种样子。形容极其困顿、窘迫。
出处:《新刊大宋宣和遗事》:“太上因暑热成病,狼狈万状。”
示例:碗碟之类撞将上去,一一反弹出来,但汁水淋漓,不免~。金庸《天龙八部》第六章
近义词:狼狈不堪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极其困顿窘迫
狼狈不堪
拼音:láng bèi bù kān
解释:狼狈:窘迫的样子。困顿、窘迫得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窘迫的样子。
出处:《三国志·蜀志·马超传》:“宽、衢闭冀城门,超不得入。进退狼狈,乃奔汉中依张鲁。”
示例:掌声如翻腾的怒海汹涌的扑向台上去,弄得这些丑类面红耳赤,~。刘白羽《雷电颂——怀念郭沫若同志》
近义词:惊慌失措、手足无措
反义词:镇定自若、从容不迫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窘态
狼狈周章
拼音:láng bèi zhōu zhāng
解释:指仓皇惊恐。
出处:茅盾《对于文坛的一种风气的看法》:“造成作家们此种忐忑不安、狼狈周章的心情,其直接的原因,不能不说是外来的束缚。”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仓皇惊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