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有耐心的成语,四字成语,四字词语

关于“不怕麻烦,很有耐心”的成语有哪些

诲人不倦、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循循善诱、谆谆教导

表示有耐心的成语

  • 1、铁杵磨成针

    成语的意思: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 2、不拔之志

    成语的意思: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

  • 3、循循善诱

    成语的意思: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 4、坚持不懈

    成语的意思:懈:松懈。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 5、一曝十寒

    成语的意思: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 6、水滴石穿

    成语的意思:水不停地滴,石头也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 7、绳锯木断

    成语的意思:用绳当锯子,也能把木头锯断。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下去,事情就能成功。

  • 8、虎头蛇尾

    成语的意思: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 9、不屈不挠

    成语的意思: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 10、持之以恒

    成语的意思: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 11、贯彻始终

    成语的意思:贯彻:彻底的实行或体现。从始到终地实行下去或体现出来。

  • 12、全始全终

    成语的意思:全:完备,齐全;终:结束。从头到尾都很完善。形容办事认真,有头有尾。

  • 13、微谏不倦

    成语的意思:谏:规劝;微谏:用委婉的言辞规劝。不知疲倦地反复耐心地用委婉的言辞规劝。

  • 14、铁杵成针

    成语的意思: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 15、不可动摇

    成语的意思:形容极其坚定、牢固。

  • 16、学而不厌

    成语的意思: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 17、坚韧不拔

    成语的意思:韧:有韧性;拔:动摇,改变。形容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 18、浅尝辄止

    成语的意思:辄:就。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 19、一往无前

    成语的意思:一往:一直向前;无前:前面什么也挡不住。一直往前,无所阻挡。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

  • 20、断断续续

    成语的意思:时断时续地接连下去。

  • 21、春风和气

    成语的意思:春天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对人态度和蔼可亲。

  • 22、心服口服

    成语的意思:服:信服。心里嘴上都信服。指真心信服。

  • 23、矢志不移

    成语的意思:发誓立志,决不改变。

  • 24、好心好意

    成语的意思:指怀着善意。

  • 25、稍安毋躁

    成语的意思:暂且耐心等待一下,不要急躁。

  • 26、盛气凌人

    成语的意思:盛气:骄横的气焰;凌:欺凌。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 27、不厌其烦

    成语的意思:厌:嫌。不嫌麻烦。

  • 28、坚强不屈

    成语的意思:屈:屈服。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 29、诲人不惓

    成语的意思: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同“诲人不倦”。

  • 30、坚定不移

    成语的意思:移:改变,变动。稳定坚强,毫不动摇。

  • 31、超世之才

    成语的意思:有超越世人的才能。

  • 32、精诚所至

    成语的意思:人的真诚的意志所到。

  • 33、百折不回

    成语的意思:折:挫折。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 34、滴水穿石

    成语的意思:水不断下滴,可以闹穿石头。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 35、甘贫苦节

    成语的意思:甘:自愿;贫:穷苦;苦:尽力地,有耐心地。情愿过贫困的生活,也努力保持忠贞的气节。

  • 36、始终如一

    成语的意思:始:开始;终:结束。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

  • 37、牛角挂书

    成语的意思:比喻读书勤奋。

  • 38、苦口婆心

    成语的意思:苦口:反复规劝;婆心:仁慈的心肠。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

  • 39、默而识之

    成语的意思:默:不语,不说话。识:记。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

  • 40、诲而不倦

    成语的意思:诲:教诲,教导;倦:厌烦,疲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烦。

形容耐心的成语

形容耐心的成语如下:

不厌其烦、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循循善诱、百折不挠、坚韧不拔、铁杵成针、诲人不倦、谆谆教导、矢志不移、牛角挂书、谆谆善诱、谆谆告诫、谆谆不倦、诲而不倦、孜孜不倦、谆谆告戒、诲人不惓、谆谆诰诫。

资料扩展:

成语(拼音:chéng yǔ,英文:idiom)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惯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意义整体性:

成语在意义上具有整体性。“它的意义往往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的意义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来的整体意义”。如“狐假虎威”,表面意义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实际含义是“倚仗别人的权势去欺压人”。

“兔死狗烹”,表面意义是“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实际含义是“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废寝忘食”,表面意义是“不顾睡觉,忘记吃饭”,实际含义是“极为专心努力”等等。

语法的多样性:

从汉语语法的角度来看,汉语成语在句子里相当于一个短语,因为短语在一个句子中能充当不同的成分,所以成语的语法功能也具有多样性。

汉语成语形式多样,如上文所说的有四字成语、五字成语、六字成语、七字成语、八字成语等等,其中四字成语是汉语成语的主要形式。所以这里对成语语法功能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四字成语充当句法成分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