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灭门之祸”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 成语
- 2025-02-05
- 4热度
- 0评论


灭门之祸:
拼音:miè mén zhī huò
注音:ㄇㄧㄝ ˋ ㄇㄣˊ ㄓㄧ ㄏㄨㄛˋ
成语繁体:滅門之禍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满门操斩
成语用法:
作宾语;为古时抄家灭族的极刑
成语解释:
灭:消灭;门:家,家族。满门老少皆被诛灭的灾祸
成语出处:
《周书·王轨传》:“皇太子,国之储副,事有蹉跌,便至灭门之祸。”
成语例子:
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年羹尧始知有灭门之祸,因而以有孕之妾赠人,希望留下自己的骨血。”
英语翻译:the calamity of exterminating a family
成语分字解释:
“灭” 的基本字义:
火熄:熄~。 消失,丧失:~口。~亡。不可磨~。~族(古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犯罪,株连他的父母兄弟妻子等亲属,都被一起杀掉)。 淹没:~顶之灾。
含有
“灭” 的成语:
自生自灭
亡国灭种
烟消火灭
天诛地灭
灭门绝户
鲁莽灭裂
灰飞烟灭
亘古不灭
覆宗灭祀
毁形灭性
火灭烟消
韬形灭影
溺心灭质
清净寂灭
神灭形消
消声灭迹
旋生旋灭
烟销灰灭
云飞烟灭
长生不灭
“门” 的基本字义: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儿。~口。开~见山。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 途径,诀窍:~径。~道儿。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第。~风。~婿。长(zhǎng
含有
“门” 的成语:
书香门户
沿门持钵
迎门请盗
鱼跃龙门
豪门贵胄
天子门生
不二门
灭门刺史
对屠门而大嚼
御敌于国门之外
程门飞雪
群枉之门
簪缨门第
北门之管
阖门百口
北门锁钥
不二法门
不讳之门
臣门如市
公门桃李
“之” 的基本字义: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代词,这,
含有
“之” 的成语:
急人之危
急人之忧
夺人之爱
尽地主之谊
无缚鸡之力
无立足之地
置之高阁
无用武之地
无立锥之地
大开方便之门
置之脑后
置之度外
置之死地
麾之即去
搏牛之虻
承天之祐
勿谓言之不预也
操之过蹙
操之过激
操之过切
“祸” 的基本字义:
灾殃,苦难:~殃。~害。~患。~根。~端。~首。~事。战~。惹~。~从口出。~起萧墙(“萧墙”是照壁,意思是祸事发生在家里,喻内部发生祸乱)。 危害,使受灾殃:~国殃民。
含有
“祸” 的成语:
恶贯祸盈
恶稔祸盈
要宠召祸
资怨助祸
被灾蒙祸
祸稔恶盈
祸在眼前
大祸临门
大祸临头
齿牙为祸
直言贾祸
祸乱滔天
福为祸始
祸福同门
祸及池鱼
祸近池鱼
祸迫眉睫
福为祸先
祸在朝夕
祸与福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