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缧绁之厄”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 成语
- 2025-02-05
- 3热度
- 0评论


缧绁之厄:
拼音:léi xiè zhī è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缧绁之灾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用于被囚
成语解释:
缧绁:拘押犯人的绳索,引申为囚禁。指牢狱之灾厄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2回:“我也自这般寻思。若不是贤兄如此周全,宋江定遭缧绁之厄。”
成语分字解释:
“缧” 的基本字义:
〔~绁〕捆绑犯人的绳索。 (縲)
含有
“缧” 的成语:
缧绁之苦
缧绁之忧
缧绁之厄
陷于缧绁
“绁” 的基本字义:
绳索,系牲口的缰绳:大~(粗大的绳索)。缧~(捆绑犯人的绳索)。羁~(马辔,喻束缚)。 系,拴:~马。“~子婴于轵涂”。
含有
“绁” 的成语:
缧绁之苦
缧绁之忧
缧绁之厄
陷于缧绁
“之” 的基本字义: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代词,这,
含有
“之” 的成语:
急人之危
急人之忧
夺人之爱
尽地主之谊
无缚鸡之力
无立足之地
置之高阁
无用武之地
无立锥之地
大开方便之门
置之脑后
置之度外
置之死地
麾之即去
搏牛之虻
承天之祐
勿谓言之不预也
操之过蹙
操之过激
操之过切
“厄” 的基本字义:
困苦、灾难:~运。~境。 阻塞:阻~。 险要的地方:险~。 木节。 没有肉的骨头。
含有
“厄” 的成语:
年灾月厄
矜贫救厄
抵瑕陷厄
黄杨厄闰
两贤相厄
在陈之厄
阳九之厄
陈蔡之厄
缧绁之厄
乘人之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