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拖后腿”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拖后腿:

拼音:tuō hòu tuǐ
注音:ㄊㄨㄛ ㄏㄡˋ ㄊㄨㄟˇ
成语繁体:拕后腿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障碍

成语解释:

比喻牵制、阻挠别人或事物使不得前进

成语出处:

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16章:“咱们官渠岸的风水不好,两家富户拖后腿,互助合作走不到人家头前。”

成语例子: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23章:“你要不走光明路,还想拖后腿,我就当场干掉你!”
英语翻译:hinder (or impede) somebody
日语翻译:後足(あとあし)を引(ひ)っ張(ぱ)る
俄语翻译:удерживать и чинить препоны
其他语言:jm ein Klotz am Bein sein empêcher qn. de f. qch.

成语分字解释:

“拖” 的基本字义:

牵引,拉,拽:~车。~船。~累(lěi )。~儿带女。 耷拉着:~着辫子。 延长时间:~延。~欠。~债。
含有

“拖” 的成语:

横拖竖曳
拖儿带女
拖家带口
生拽活拖
拖拖拉拉
拖拖沓沓
生拖死拽
横拖竖拉
横拖倒拽
横拖倒扯
拖泥带水
带水拖泥
拖金委紫
拖男带女
拖天扫地
纡朱拖紫
拖男挟女
拖浆带水
垂朱拖紫
纡青拖紫

“后” 的基本字义:

上古称君主:商之先~(先王)。 帝王的妻子:皇~。太~。 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窗户。~面。~学。~缀。~进。 时间较晚,与先相对:日~。~福。~期。 指次序,与前相对:~排。~十名。 子孙:
含有

“后” 的成语:

前人种德后人收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前怕狼,后怕虎
前不巴村,后不巴店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置之死地而后生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大难不死,必有后禄
宁为鸡口,勿为牛后

“腿” 的基本字义:

下肢,在脚的上面,在膝上胯下的称“大腿”,在膝下脚上的称“小腿”。~脚。 器物上像腿的部分:桌子~儿。 特指经盐腌、洗晒、晾挂等工序加工成的猪后腿:火~。云~。
含有

“腿” 的成语:

花拳绣腿
狗腿子
就棍打腿
拔不出腿
拖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