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照葫芦画瓢”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照葫芦画瓢:

拼音:zhào hú lu huà piáo
成语简拼:zhlp
注音:ㄓㄠˋ ㄏㄨˊ ㄌㄨˊ ㄏㄨㄚˋ ㄆㄧㄠˊ
发音:("xxzl.com.40805491311264");
成语繁体:炤葫蘆畫瓢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依样画葫芦、照猫画虎
反义词:标新立异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模仿

成语解释: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成语出处:

宋·魏泰《东轩笔录》第一卷:“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

成语例子:

学习先进经验不能照葫芦画瓢。
成语故事:
宋朝初年,翰林学士陶谷自以为文笔高超、才能出众,想好好表现一下升职,他劝宋太祖重视文字工作。赵匡胤以为他的工作只是抄写而已,说是依样画葫芦。陶谷的目的没有达到,就在住处墙上题诗:“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
英语翻译:copy
俄语翻译:повторять как попугáй
成语谜语:写生

成语分字解释:

“照” 的基本字义:

光线射在物体上:日~。~耀。~射。 对着镜子或其他反光的东西看自己或其他人物的影像:~镜子。 摄影:~相。拍~。 画像或相片:小~。写~。 看顾:~管。~顾。 按着,依着:依~。遵~。~搬。~本宣科。 凭证
含有

“照” 的成语:

返观内照
返视内照
返照回光
风行电照
兼览博照
西风残照
心照情交
囊萤照雪
心照神交
烛照数计
照萤映雪
电照风行
然糠照薪
灯台不自照
孤鸾照镜
文星高照
山鸡照影
腹心相照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覆盆难照

“葫” 的基本字义:

〔~芦〕a.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像大小两个球连在一起,可以盛酒或供观赏;b.这种植物的果实。 大蒜的别称。
含有

“葫” 的成语:

东扯葫芦西扯瓢
指冬瓜骂葫芦
闷嘴葫芦
依葫芦画瓢
依样葫芦
照葫芦画瓢
依本画葫芦
没嘴葫芦
掩口葫芦
依样画葫芦
打闷葫芦
比葫芦画瓢

“芦” 的基本字义:

〔~苇〕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边,茎中空,茎可编席,亦可造纸。简称“芦”,如“~花”、“~根”、“~笛”、“~席”、“~荡”;亦简称苇,如“~丛”、“~塘”、“~箔”、“~荡”。 姓。
含有

“芦” 的成语:

东扯葫芦西扯瓢
乍入芦圩,不知深浅
指冬瓜骂葫芦
闷嘴葫芦
依葫芦画瓢
依样葫芦
照葫芦画瓢
依本画葫芦
没嘴葫芦
明月芦花
掩口葫芦
依样画葫芦
打闷葫芦
比葫芦画瓢

“画” 的基本字义:

绘图:绘~。~图。~像。~地为牢。~脂镂冰(在凝固的油脂或冰上绘画雕刻,一融化就都没有了,喻劳而无功)。 图像:~面。~片。~坛。~板。~卷(juàn )(a.成卷轴形的画;b.喻壮丽的景色或动人的场面)
含有

“画” 的成语:

诗情画意
琴棋书画
指天画地
指东画西
指手画脚
铁画银钩
描写画角
画栋雕梁
雕梁画栋
描头画角
描神画鬼
口讲指画
点纸画字
点指画字
较若画一
银钩铁画
指方画圆
画栋飞甍
画符念咒
画水镂冰

“瓢” 的基本字义:

舀水或取东西的工具,多用对半剖开的匏瓜或木头制成:~泼大雨。 形状像瓢的:~虫。~儿菜。
含有

“瓢” 的成语:

东扯葫芦西扯瓢
箪瓢陋巷
箪瓢陋室
箪食瓢饮
陋巷箪瓢
一箪一瓢
缊褐瓢箪
瓯饭瓢饮
箪瓢屡罄
箪瓢屡空
箕山挂瓢
疏水箪瓢
依葫芦画瓢
瓢泼大雨
照葫芦画瓢
比葫芦画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