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龙蟠虬结”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 成语
- 2025-02-05
- 1热度
- 0评论


龙蟠虬结:
拼音:lóng pán qiú jié
成语简拼:lpqj
注音:ㄌㄨㄙˊ ㄆㄢˊ ㄑㄧㄡˊ ㄐㄧㄝ ˊ
发音:("xxzl.com.4080300274469");
成语繁体:龍蟠虯結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
犹言旋绕纠结。
成语出处:
徐珂《清稗类钞·植物·银杏》:“根中生古藤,大亦合围,龙蟠虬结而上。”
成语分字解释:
“龙” 的基本字义: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 封
含有
“龙” 的成语:
炙凤烹龙
虎符龙节
炰凤烹龙
烹龙炰凤
鼍愤龙愁
蜀得其龙
生龙活现
大水淹了龙王庙
龙蛇飞舞
蛟龙戏水
飞龙乘云
大水冲了龙王庙
鱼龙混杂
叶公好龙
马如游龙
二龙戏珠
飞龙在天
龙生九种
龙生九子
神龙见首
“蟠” 的基本字义:
屈曲,环绕,盘伏:~蜿。~萦。~结。~踞(亦作“蟠据”)。~道。~龙。~螭纹(中国春秋战国青铜器上纹饰之一,以盘曲的龙蛇组成)。~夔纹(中国殷和西周青铜器上纹饰之一,以盘曲的夔龙组成)。龙~虎踞。
含有
“蟠” 的成语:
龙蟠虎伏
龙蟠虎绕
虎踞龙蟠
蟠龙卧虎
蟠龙踞虎
际地蟠天
龙蟠凤逸
凤翥龙蟠
根蟠节错
极天蟠地
龙蟠凤翥
龙蟠虎踞
龙蟠虬结
虎据龙蟠
蛇蟠蚓结
蟠天际地
蟠木朽株
蟠根错节
泥蟠不滓
深根蟠结
“虬” 的基本字义:
古代传说中有角的小龙:~龙。 拳曲:~曲(盘绕弯曲)。~须。~髯(拳曲的胡须,特指两腮上的胡须)。
含有
“虬” 的成语:
龙蟠虬结
燕颔虬须
“结” 的基本字义:
系(jì),绾(wǎn ):~网。~绳。~扎。 条状物打成的疙瘩:打~。蝴蝶~。 聚,合:~晶。~识。~盟。~交。~集。~合。~党营私。 收束,完了(liǎo):~账。~局。~案。~果。~论。归根~底。 一种保
含有
“结” 的成语:
拉帮结伙
团结一致
安定团结
衔环结草
攀高结贵
结结实实
成群结伙
成帮结队
闭口结舌
巴巴结结
归根结底
张口结舌
张灯结彩
钳口结舌
结结巴巴
缄口结舌
结草衔环
祸结兵连
归根结蒂
成群结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