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大匠不斫”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大匠不斫:

拼音:dà jiàng bù zhuó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大匠:指在某方面造诣高的人;斫;砍削。高明的匠人不用斧头砍削。比喻居高位的人不逞小智,不代下司职

成语出处: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贵公》:“处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故曰:‘大匠不斫,大庖不豆,大勇不计,大兵不寇。’”

成语分字解释:

“大” 的基本字义: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 用于不后,
含有

“大” 的成语:

对屠门而大嚼
州如斗大
因小见大
名公大笔
夸诞大言
经始大业
国家大计
哑然大笑
倚大欺小
疾声大呼
康庄大路
荦荦大者
大笔如椽
大而化之
大明法度
大肆厥辞
大天白日
大厦栋梁
胆大如斗
经国大业

“匠” 的基本字义:

有手艺的人:~人。木~。画~。能工巧~。 灵巧,巧妙:独具~心。 具有某一方面熟练技能,但平庸板滞,缺乏独到之处:~气。
含有

“匠” 的成语:

能工巧匠
良工巧匠
匠心独具
神工意匠
能人巧匠
宗匠陶钧
梓匠轮舆
大匠运斤
大匠不斫
匠遇作家
郢匠挥斤
匠石运斤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匠心独妙
匠心独出
文章宗匠
别有匠心

“不” 的基本字义: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单用,做否定性
含有

“不” 的成语:

放纵不拘
梗顽不化
狗彘不如
桀骜不恭
救过不暇
滔滔不竭
磊浪不羁
磊落不凡
没世不渝
忍俊不住
日出不穷
食生不化
誓死不贰
誓死不渝
守节不移
守正不回
水泄不漏
水楔不通
水泄不透
信守不渝

“斫” 的基本字义:

大锄;引申为用刀、斧等砍:~伐。~丧(sàng )(喻摧残、伤害,特指因沉溺酒色而伤害身体)。
含有

“斫” 的成语:

破觚斫雕
摧花斫柳
大匠不斫
轮扁斫轮
郢人斫垩
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破觚为圆,斫雕为朴
斫轮老手
采椽不斫
朴斫之材
郢人斤斫
斫雕为朴
斫方为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