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寤寐求之”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 成语
- 2025-02-05
- 3热度
- 0评论


寤寐求之:
拼音:wù mèi qiú zhī
成语简拼:wmqz
发音:("xxzl.com.40805531811541");
成语繁体:寤寐裘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希望迫切
成语解释:
比喻迫切地希望得到某种事物。
成语出处:
《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成语例子:
我将寤寐求之
英语翻译:long for it day and night
成语分字解释:
“寤” 的基本字义:
睡醒:“七日而~”。~寐以求。 古同悟,理解,明白。 古同牾,逆。
含有
“寤” 的成语:
遂迷不寤
寤寐求之
寤寐不宁
“寐” 的基本字义:
睡,睡着(zháo):~语。假(jiǎ)~。梦~以求。夙兴(xīng)夜~(早起晚睡)。夜不能~。
含有
“寐” 的成语:
夙兴夜寐
晨兴夜寐
夕寐宵兴
夙夜梦寐
寝不成寐
夜不成寐
寝不聊寐
寝寐求贤
寤寐求之
寤寐不宁
明发不寐
恍如梦寐
梦寐不忘
“求” 的基本字义:
设法得到:~生。~成。~知。~索。~证(寻求证据,求得证实)。~实(讲求实际)。~同存异。~全责备。~贤若渴。实事~是。 恳请,乞助:~人。~告。~乞。~医。~教。~助。 需要:需~。供过于~。
含有
“求” 的成语: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实事求是
有求必应
暗室求物
居无求安
求道于盲
鸟钞求饱
挟冰求温
食不求饱
美益求美
蠖屈求伸
求马唐肆
同恶相求
求马于唐肆
求忠出孝
却行求前
同声相求
求马于唐市
死地求生
“之” 的基本字义: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代词,这,
含有
“之” 的成语:
急人之危
急人之忧
夺人之爱
尽地主之谊
无缚鸡之力
无立足之地
置之高阁
无用武之地
无立锥之地
大开方便之门
置之脑后
置之度外
置之死地
麾之即去
搏牛之虻
承天之祐
勿谓言之不预也
操之过蹙
操之过激
操之过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