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披枷带锁”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 成语
- 2025-02-05
- 5热度
- 0评论


披枷带锁:
拼音:pī jiā dài suǒ
成语简拼:pjds
注音:ㄆㄧ ㄐㄧㄚ ㄉㄞˋ ㄙㄨㄛˇ
发音:("xxzl.com.4072105276429");
成语繁体:披枷帶鎖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披枷戴锁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受刑等
成语解释:
谓罪犯套上枷锁等刑具。
成语出处: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正旦云]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唱]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放便。”
成语例子:
有披枷带锁俨然罪人者。★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城隍出巡》
英语翻译:carry a prison's collar with lock attached to it
俄语翻译:быть закованным в кандалы и цепи
成语分字解释:
“披” 的基本字义:
覆盖在肩背上:~星戴月。 穿戴:~挂。~甲。 打开,散开:~襟。~阅。~露(发表,公布,表露)。所向~靡。 劈开,裂开:竹竿~了。
含有
“披” 的成语:
披红挂彩
披红挂绿
披星带月
披麻戴孝
披麻带孝
披枷戴锁
披肝沥血
披肝沥胆
披红戴花
披荆斩棘
披头散发
披星戴月
沥胆披肝
披坚执锐
带月披星
负芒披苇
沥血披肝
沥血披心
露胆披诚
露胆披肝
“枷” 的基本字义:
旧时一种套在脖子上的刑具:~锁(旧时的两种刑具,喻束缚)。~号(古代刑法,将犯人上枷,写明罪状示众)。
含有
“枷” 的成语:
披枷戴锁
枷脰械手
披枷带锁
金枷玉锁
“带” 的基本字义:
用皮、布或线等做成的长条物:~子。皮~。领~。一衣~水。 像带子的长条物:~钢。~鱼。声~。 车轮胎:车~。外~。 区域:地~。温~。 佩戴,披挂:~孝。~剑。 随身拿着:携~。~挈。~着钱。 捎,连着,顺
含有
“带” 的成语:
携家带口
拖儿带女
拖家带口
连蒙带骗
披星带月
披麻带孝
蟒袍玉带
连日带夜
连滚带爬
连蹦带跳
沾亲带故
拖泥带水
拉家带口
夹枪带棍
峨冠博带
连根带梢
带水拖泥
带月披星
含牙带角
夹枪带棒
“锁” 的基本字义:
加在门、箱子、抽屉等物体上的封缄器,要用专用的钥匙才能打开:门~。密码~。~钥。 用锁关住:把门~上。 链子:~链。枷~。 幽闭:经济封~。 紧皱眉:愁眉双~。 一种缝纫方法,使衣料的边缘不致散开:~边。
含有
“锁” 的成语:
披枷戴锁
闭关锁国
披枷带锁
雾锁烟迷
云迷雾锁
重垣叠锁
利锁名缰
名缰利锁
金枷玉锁
利缰名锁
愁眉锁眼
一牛九锁
北门锁钥
钻头就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