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鲸吞虎据”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鲸吞虎据:

拼音:jīng tūn hǔ jù
成语繁体:鯨吞虎據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鲸吞虎噬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

鲸吞:像鲸一样吞食;据:盘踞。像鲸鱼和老虎一样穷凶极恶地吞食与占据猎物。比喻吞并土地和财物

成语出处:

《旧唐书·萧铣等传论》:“自隋朝维绝,宇县瓜分,小则鼠窃狗偷,大则鲸吞虎据。”

成语分字解释:

“鲸” 的基本字义:

生长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形状像鱼,胎生,鼻孔在头的上部,用肺呼吸。体长可达三十米,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肉可食,脂肪可以做油(俗称“鲸鱼”):~吞。~鲵(即“鲸”,喻凶恶的人)。
含有

“鲸” 的成语:

鳌掷鲸吞
蚕食鲸吞
鲸吸牛饮
鲸波怒浪
鲸吞虎噬
鲸吞蛇噬
蛇食鲸吞
鲸吞虎据
鲸波鳄浪
鳌掷鲸呿
鲸波鼍浪
鲸涛鼍浪
虎踞鲸吞
东海鲸波

“吞” 的基本字义:

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吐。~咽。~噬。狼~虎咽。气~山河。忍气~声。 兼并,侵占:~没(mò)。~并。~蚀。~占。
含有

“吞” 的成语:

慢慢吞吞
咽苦吞甘
吞声饮泣
吞声饮气
屏气吞声
鳌掷鲸吞
饮恨吞声
饮泣吞声
吞云吐雾
吞吞吐吐
生吞活剥
忍气吞声
狼吞虎咽
蚕食鲸吞
半吞半吐
杜口吞声
负重吞污
活剥生吞
鲸吞虎噬
鲸吞蛇噬

“虎” 的基本字义: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穴(喻危险境地)。~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
含有

“虎” 的成语:

风从虎,云从龙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前怕龙,后怕虎
前门去虎,后门进狼
云从龙,风从虎
虎斑霞绮,林籁泉韵
独坐穷山,引虎自卫
养虎遗患
垂饵虎口
狼前虎后
龙睁虎眼
猛虎深山
豕虎传讹
养虎留患
养虎贻患
养虎自毙
养虎自残
狐藉虎威
养虎自遗患
苛政猛虎

“据” 的基本字义:

凭依、倚仗:~点。~险固守。 占有:窃~。盘~。~为己有。 可以用做证明的事物:字~。证~。单~。论~。契~。言之有~。 按照:~实。~称。依~。~事直书。
含有

“据” 的成语:

无凭无据
有凭有据
真凭实据
引经据典
负衡据鼎
根结盘据
根据盘互
据义履方
引经据古
凿凿可据
有根有据
守经据古
雄辩强据
鲸吞虎据
凭几据杖
败绩失据
熊据虎跱
支策据梧
被甲据鞍
根据槃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