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承先启后”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承先启后:

拼音:chéng xiān qǐ hòu
成语简拼:cxqh
注音:ㄔㄥˊ ㄒㄧㄢ ㄑㄧˇ ㄏㄡˋ
发音:("xxzl.com.4071931093368");
成语繁体:承先啓后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近义词:承前启后、承上启下

成语用法:

连动式;作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继承前代的,启发后代的。

成语出处:

清 王昶《湖海诗传 尹继善》:“文端公历任封疆,晚归台阁,岁历五十馀载,承先启后,三代平章。”

成语例子:

文中这句话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
英语翻译:inherit the past and usher in the future
日语翻译:前人(ぜんじん)の経験(けいけん)を受け継ぎ,新(あたら)しいものを創造(そうぞう)する
其他语言:continuer le passé et promouvoir l'avenir

成语分字解释:

“承” 的基本字义:

在下面接受,托着:~重。~受。 担当,应允:~担。~当。~包。~做。~认。 受到,蒙受:~蒙。~恩(蒙受恩泽)。 继续,接联:继~。~平(指社会比较持久安定的局面)。~前启后。 顺从,迎合:奉~。~颜候色
含有

“承” 的成语:

应天承运
宣化承流
起承转合
奉天承运
承先启后
承前启后
承星履草
开国承家
慎终承始
继继承承
承颜顺旨
承欢献媚
承风希旨
承颜候色
奉令承教
希旨承颜
先意承旨
承上起下
菽水承欢
袭冶承弓

“先” 的基本字义: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前。~期。原~。~驱。~河(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后祭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觉(jué)。~见之明。~发制人。 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
含有

“先” 的成语:

先行后闻
先觉先知
先计后战
后实先声
踊跃争先
先圣先师
先难后获
先意承旨
守先待后
先言往行
先人夺人
责先利后
绳先启后
夯雀先飞
恶人先告状
直木先伐
意在笔先
一马当先
先天不足
先睹为快

“启” 的基本字义:

打开:~封。~门。某某~。~齿。 开始:~用。~程。~运。 开导:~迪。~发。~蒙。~示。~明(古代指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出现在东方天空的金星)。承上~下。 陈述:~事。 书信:书~。小~。
含有

“启” 的成语:

承先启后
承前启后
黜昏启圣
光前启后
发蒙启滞
发蒙启蔽
振聋启聩
启聩振聋
绳先启后
款启寡闻
元戎启行
殷忧启圣
狡焉思启
难以启齿
难于启齿
启宠纳侮
启羞兴戎

“后” 的基本字义:

上古称君主:商之先~(先王)。 帝王的妻子:皇~。太~。 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窗户。~面。~学。~缀。~进。 时间较晚,与先相对:日~。~福。~期。 指次序,与前相对:~排。~十名。 子孙:
含有

“后” 的成语:

前人种德后人收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前怕狼,后怕虎
前不巴村,后不巴店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置之死地而后生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大难不死,必有后禄
宁为鸡口,勿为牛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