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荜门圭窦”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 成语
- 2025-02-05
- 5热度
- 0评论


荜门圭窦:
拼音:bì mén guī dòu
成语简拼:bmgd
注音:ㄅㄧˋ ㄇㄣˊ ㄍㄨㄟ ㄉㄡˋ
发音:("xxzl.com.4071954124287");
成语繁体:蓽門珪竇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筚门圭窦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形容穷人的住宿
成语解释:
筚门:荆竹编成的门,又称柴门。常用以喻指贫户居室。
成语出处:
宋 陈亮《畏羞于君子》:“此丈夫所当履其道,免笔诛口伐于荜门闺窦之间。”
成语例子: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4回:“我不禁暗暗称奇,不料这荜门圭窦中,有这等明理女子。”
英语翻译:a small door of bamboo--the house of a poor man
成语分字解释:
“荜” 的基本字义:
同筚
含有
“荜” 的成语:
蓬门荜户
荜门圭窦
荜门委巷
荜路蓝缕
荜路蓝蒌
蓬荜生光
蓬荜增辉
蓬荜有辉
“门” 的基本字义: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儿。~口。开~见山。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 途径,诀窍:~径。~道儿。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第。~风。~婿。长(zhǎng
含有
“门” 的成语:
书香门户
沿门持钵
迎门请盗
鱼跃龙门
豪门贵胄
天子门生
不二门
灭门刺史
对屠门而大嚼
御敌于国门之外
程门飞雪
群枉之门
簪缨门第
北门之管
阖门百口
北门锁钥
不二法门
不讳之门
臣门如市
公门桃李
“圭” 的基本字义:
古代帝王或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上圆(或剑头形)下方:~角(jiǎo )(圭的棱角,喻锋芒)。 古代测日影的器具:~表(a.测日影的器具;b.标准)。~臬(指标准、法度,如“奉为~~”)。 古代容量
含有
“圭” 的成语:
荜门圭窦
残圭断璧
如圭如璋
传圭袭组
断圭碎璧
零圭断璧
析圭担爵
析圭儋爵
析圭分组
玉圭金臬
筚门圭窬
筚门圭窦
锡衮封圭
衡门圭窦
圭璋特达
不见圭角
奉为圭璧
奉如圭臬
不露圭角
不失圭撮
“窦” 的基本字义:
孔、洞:狗~。 人体某些器官或组织的内部凹入的部分:鼻~。~房结。 端倪:疑~。弊~。 姓。
含有
“窦” 的成语:
荜门圭窦
筚门闺窦
闭门塞窦
筚门圭窦
衡门圭窦
狗窦大开
情窦渐开
五窦联珠
由窦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