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杜鹃啼血”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 成语
- 2025-02-05
- 3热度
- 0评论


杜鹃啼血:
拼音:dù juān tí xuě
成语简拼:djtx
注音:ㄉㄨˋ ㄐㄨㄢ ㄊㄧˊ ㄒㄩㄝˋ
发音:("xxzl.com.4080403357050");
成语繁体:杜鵑嗁血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望帝啼鹃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悲痛
成语解释:
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成语例子:
沈从文《水云》:“精卫衔石,杜鹃啼血,情真事不真,并不妨事。”
英语翻译:cuckoo lament
成语分字解释:
“杜” 的基本字义:
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俗称“杜梨”,亦称“甘棠”、“棠梨”。木材可做扁担或刻图章。 阻塞(sè),堵塞(sè):~绝。~塞(sè)。~门谢客,防微~渐。 〔~撰〕凭自己的意思没有根据地编造。 姓:
含有
“杜” 的成语:
防微杜渐
杜渐防萌
杜渐防微
杜口吞声
杜门晦迹
杜门绝迹
杜微慎防
杜弊清源
杜口结舌
杜口绝言
杜口无言
杜门绝客
防萌杜渐
结舌杜口
慎防杜渐
房谋杜断
杜口裹足
杜隙防微
杜断房谋
杜耳恶闻
“鹃” 的基本字义:
〔杜~〕见杜。
含有
“鹃” 的成语:
杜鹃啼血
望帝啼鹃
“啼” 的基本字义:
哭,出声地哭:~哭。~泣。悲~。~笑皆非。 鸟兽叫:~鸣。~叫。虎啸猿~。
含有
“啼” 的成语:
哭哭啼啼
啼饥号寒
柳泣花啼
干啼湿哭
狗盗鸡啼
啼啼哭哭
啼天哭地
鸟哭猿啼
鸟啼花落
鸟啼花怨
燕舞莺啼
猿啼鹤唳
猿啼鹤怨
月落乌啼
愁眉啼妆
号寒啼饥
燕语莺啼
莺啼燕语
柳啼花怨
鸮啼鬼啸
“血” 的基本字义: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型。~脂。~压。~糖。~迹。~汗。~泪。~洗。~书。~雨腥风。~海深仇。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
含有
“血” 的成语:
扣心泣血
伏尸流血
呕心滴血
哕心沥血
流血浮尸
痛心泣血
丹心碧血
剖肝泣血
椎心泣血
沥血叩心
啮血沁骨
泣血稽颡
泣血枕戈
饮胆尝血
饮血崩心
斩头沥血
枕戈泣血
枕戈饮血
泣血捶膺
血竭髯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