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道而不径”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 成语
- 2025-02-05
- 6热度
- 0评论


道而不径:
拼音:dào ér bù jìng
成语简拼:debj
注音:ㄉㄠˋ ㄦˊ ㄅㄨˋ ㄐㄧㄥˋ
发音:("xxzl.com.40806282113196");
成语繁体:道而不徑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指不走小路
成语解释:
道:走路。径:小路。走路要走大路而不走小路,以免遇到危险。
成语出处:
《吕氏春秋·孝行览》:“故舟而不游,道而不径,能全支体以守宗庙,可谓孝矣。”
成语例子: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1回:“岂不闻君子道而不径,舟而不游。”
英语翻译:not to take a byway
成语谜语:不走小路
成语分字解释:
“道” 的基本字义:
路,方向,途径:~路。铁~。志同~合。 指法则、规律:~理。~德。~义。得~多助,失~寡助。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学。传~。修~。 方法,办法,技术:门~。医~。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
含有
“道” 的成语:
道古稽今,言远合近
道不相谋
道无拾遗
问十道百
求道于盲
道三不着两
道路指目
道路藉藉
班荆道故
道存目击
道大莫容
壶浆塞道
神道设教
筑室道谋
道不掇遗
道不举遗
道远知骥
谋道作舍
目击道存
爱非其道
“而” 的基本字义: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连词(a.表平列,如“多~杂”。b.表相承,如“取~代之”。c.表递进,如“~且”。d.表转折,如“似是~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
含有
“而” 的成语:
泥而不滓
墙面而立
神而明之
顺非而泽
同年而校
同日而论
望屋而食
无德而称
无胫而来
无胫而至
无胫而走
毋翼而飞
析骨而炊
言而不信
一呵而就
尤而效之
鱼贯而出
鱼烂而亡
韫椟而藏
择地而蹈
“不” 的基本字义: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单用,做否定性
含有
“不” 的成语:
放纵不拘
梗顽不化
狗彘不如
桀骜不恭
救过不暇
滔滔不竭
磊浪不羁
磊落不凡
没世不渝
忍俊不住
日出不穷
食生不化
誓死不贰
誓死不渝
守节不移
守正不回
水泄不漏
水楔不通
水泄不透
信守不渝
“径” 的基本字义:
小路;亦指道路,方法:~道。山~。捷~。途~。大相~庭(相差太远)。 直,直捷了当:~直。~流。~情(任性)。~自。 数学上指连接圆心和圆周的直线:直~。
含有
“径” 的成语:
径行直遂
犀舟径楫
行不由径
统一口径
直情径行
终南捷径
长驱径入
旧家行径
羊肠小径
道而不径
径情直遂
径情直行
鼪鼯之径
鼪鼬之径
别开蹊径
大有径庭
行不从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