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徇公灭私”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徇公灭私:

拼音:xùn gōng miè sī
成语繁体:徇公滅私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徇公忘己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徇:献出生命。为国家公众献身,弃私利于不顾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与薛苹诏》:“卿勤王之节,徇公灭私;事主之诚,移忠资孝。”

成语分字解释:

“徇” 的基本字义:

顺从,曲从:~私(为了私情而做不合法的事)。~情(徇私)。 同殉。 对众宣示。
含有

“徇” 的成语:

徇私偏向
徇私作弊
徇国忘身
法不徇情
枉法徇私
玩法徇私
徇国忘家
徇国忘己
轻身徇义
捐身徇义
攻城徇地
重气徇名
徇私废公
徇公忘己
徇公灭私
烈士徇名
贪夫徇财
贪夫徇利
徇私枉法
徇私舞弊

“公” 的基本字义: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
含有

“公” 的成语:

公不离婆
公车上书
公道自在人心
公私分明
天公不做美
愚公移山
叶公好龙
持论公允
丑媳妇总得见公婆
公私交困
公私两利
贿货公行
山公倒载
周公吐哺
公道总在人心
丑媳妇少不得见公婆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
私仇不及公
丁公凿井
公私两济

“灭” 的基本字义:

火熄:熄~。 消失,丧失:~口。~亡。不可磨~。~族(古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犯罪,株连他的父母兄弟妻子等亲属,都被一起杀掉)。 淹没:~顶之灾。
含有

“灭” 的成语:

自生自灭
亡国灭种
烟消火灭
天诛地灭
灭门绝户
鲁莽灭裂
灰飞烟灭
亘古不灭
覆宗灭祀
毁形灭性
火灭烟消
韬形灭影
溺心灭质
清净寂灭
神灭形消
消声灭迹
旋生旋灭
烟销灰灭
云飞烟灭
长生不灭

“私” 的基本字义:

个人的,自己的,与公相对:~人。~有。~见。~仇。~情。~营。~欲。 不公开的,秘密而又不合法的:~自。~刑。~货。走~。~生子。 暗地里:~议。~奔。隐~。窃窃~语。
含有

“私” 的成语:

舞弊营私
徇私作弊
损公肥私
废私立公
背公向私
自私自利
正直无私
营私舞弊
先公后私
无私有弊
铁面无私
少私寡欲
私心杂念
假公济私
公平无私
公正无私
大公无私
卖公营私
枉法徇私
出公忘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