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动中肯綮”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动中肯綮:

拼音:dòng zhòng kěn qìng
成语繁体:動中肎綮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动中窾要、洞中肯綮、切中时弊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动:往往,每每;中:切中,打中;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比喻问题的关键。指常常击中要害或抓住问题的关键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养生主》:“技经肯綮之未尝。”

成语例子:

《元史·王都中传》:“都中遇事剖析,动中肯綮。”

成语分字解释:

“动” 的基本字义: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a.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b.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
含有

“动” 的成语:

惊心动魄
劳师动众
惊天动地
感天动地
风吹草动
动魄惊心
地动山摇
动心忍性
昼伏夜动
持刀动杖
此动彼应
地动山摧
骇心动目
哗世动俗
惊群动众
劳民动众
雷动风行
兴兵动众
移国动众
一言一动

“中” 的基本字义: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当(dàng)~。~原。~华。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房~。~饱。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辍(中途停止进行)。~等。~流砥柱。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
含有

“中” 的成语:

中风狂走
中心藏之
夹袋中人物
池中之物
终非池中物
空中结构
袖中挥拳
胸中之颖
胸中无墨
胸中百万兵
笑中有刀
庸中皎皎
眼中刺
笼中穷鸟
隙中观斗
腹中鳞甲
腹中甲兵
囊中取物
都中纸贵
釜中之鱼

“肯” 的基本字义:

许可,愿意:首~(点头答应)。 骨头上附着的肉:~綮(qīng )(筋骨结合的地方,喻重要的关键)。中(zhòng )~(喻言论正中要害)。
含有

“肯” 的成语:

深中肯綮
洞中肯綮
肯堂肯构
肯构肯堂
不到乌江不肯休
不肯一世
动中肯綮
心折首肯
心服首肯

“綮” 的基本字义:

〔肯~〕见肯。 筋骨结合处;比喻事物的关键。
含有

“綮” 的成语:

深中肯綮
洞中肯綮
动中肯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