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行住坐卧”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 成语
- 2025-02-05
- 4热度
- 0评论


行住坐卧:
拼音:xíng zhù zuò wò
成语简拼:xzzw
注音:ㄒㄧㄥˊ ㄓㄨˋ ㄗㄨㄛˋ ㄨㄛˋ
发音:("xxzl.com.407230658461");
成语繁体:行住坐臥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行动坐卧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人的举止
成语解释:
指一举一动。
成语出处:
《大承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行住坐卧,受诸苦恼。”
成语例子: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你只看那猴儿,无论行住坐卧,他总把脑袋扎在胸坎子上,倒把勃儿扛起来。”
成语分字解释:
“行” 的基本字义:
走:~走。步~。旅~。~踪。~百里者半九十。~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远自迩。 出外时用的:~装。~箧。~李。 流通,传递:~销。风~一时。 从事:进~。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商。~营。 足以表示品质
含有
“行” 的成语:
顺风行船
顺水行舟
微服私行
一目数行
因公行私
择善而行
膝行而前
信步而行
一百二十行
照功行赏
昼夜兼行
正道直行
鸟兽行
旧家行径
行之惟艰
行而未成
知难而行
苟且行止
狗彘之行
逆天行事
“住” 的基本字义:
长期居留或短暂歇息:居~。~宿。~房。~户。 停,止,歇下:~手。雨~了。 动词的补语(a.表示稳当或牢固,如“站~”;b.表示停顿或静止,如“他愣~了”。c.与得或不连用,表示力量够得上,如“支持不~
含有
“住” 的成语:
衣食住行
晓行夜住
行住坐卧
夜住晓行
纸包不住火
且住为佳
站不住脚
沉不住气
招架不住
忍俊不住
按纳不住
“坐” 的基本字义:
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这是其本义,后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席地而~。~待。~垫。~骨。~化(佛教指和尚盘膝坐着死去)。~禅。~功。~骑。 乘,搭:~车。~船。 坚守,引申为常驻,不动:“楚人
含有
“坐” 的成语:
坐薪悬胆
摇席破坐
枕戈坐甲
行思坐忆
正襟安坐
衣狐坐熊
行吟坐咏
行监坐守
坐镇雅俗
坐贾行商
坐愁行叹
走杀金刚坐杀佛
整衣危坐
坐卧不宁
坐立不安
坐卧不安
灌夫骂坐
一坐皆惊
一坐尽惊
坐山观虎斗
“卧” 的基本字义:
睡倒,躺或趴:~倒。~铺。~室。~底(埋伏下来做内应,如“~~传中”)。~槽。~龙(喻隐居或尚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薪尝胆(形容刻苦自励,志图恢复)。藏龙~虎(喻潜藏着人才)。 把去壳的鸡蛋放到开水
含有
“卧” 的成语:
横躺竖卧
横倒竖卧
雨卧风餐
行动坐卧
卧薪尝胆
卧虎藏龙
尝胆卧薪
藏龙卧虎
抱火卧薪
餐云卧石
倒街卧巷
眠霜卧雪
眠云卧石
攀车卧辙
食荼卧棘
卧雪眠霜
行住坐卧
卧冰哭竹
蟠龙卧虎
眠花卧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