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蟠龙卧虎”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蟠龙卧虎:

拼音:pán lóng wò hǔ
注音:ㄆㄢˊ ㄌㄨㄙˊ ㄨㄛˋ ㄏㄨˇ
成语繁体:蟠龍臥虎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近义词:蟠龙踞虎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地势险要

成语解释:

踞:蹲或坐。像盘曲的蛟龙,像蹲卧的猛虎。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成语出处:

贾芝《颂歌·万丈高楼从地起》:“蟠龙卧虎高山顶,万丈高楼从地起。”

成语分字解释:

“蟠” 的基本字义:

屈曲,环绕,盘伏:~蜿。~萦。~结。~踞(亦作“蟠据”)。~道。~龙。~螭纹(中国春秋战国青铜器上纹饰之一,以盘曲的龙蛇组成)。~夔纹(中国殷和西周青铜器上纹饰之一,以盘曲的夔龙组成)。龙~虎踞。
含有

“蟠” 的成语:

龙蟠虎伏
龙蟠虎绕
虎踞龙蟠
蟠龙卧虎
蟠龙踞虎
际地蟠天
龙蟠凤逸
凤翥龙蟠
根蟠节错
极天蟠地
龙蟠凤翥
龙蟠虎踞
龙蟠虬结
虎据龙蟠
蛇蟠蚓结
蟠天际地
蟠木朽株
蟠根错节
泥蟠不滓
深根蟠结

“龙” 的基本字义: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 封
含有

“龙” 的成语:

炙凤烹龙
虎符龙节
炰凤烹龙
烹龙炰凤
鼍愤龙愁
蜀得其龙
生龙活现
大水淹了龙王庙
龙蛇飞舞
蛟龙戏水
飞龙乘云
大水冲了龙王庙
鱼龙混杂
叶公好龙
马如游龙
二龙戏珠
飞龙在天
龙生九种
龙生九子
神龙见首

“卧” 的基本字义:

睡倒,躺或趴:~倒。~铺。~室。~底(埋伏下来做内应,如“~~传中”)。~槽。~龙(喻隐居或尚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薪尝胆(形容刻苦自励,志图恢复)。藏龙~虎(喻潜藏着人才)。 把去壳的鸡蛋放到开水
含有

“卧” 的成语:

横躺竖卧
横倒竖卧
雨卧风餐
行动坐卧
卧薪尝胆
卧虎藏龙
尝胆卧薪
藏龙卧虎
抱火卧薪
餐云卧石
倒街卧巷
眠霜卧雪
眠云卧石
攀车卧辙
食荼卧棘
卧雪眠霜
行住坐卧
卧冰哭竹
蟠龙卧虎
眠花卧柳

“虎” 的基本字义: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穴(喻危险境地)。~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
含有

“虎” 的成语:

风从虎,云从龙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前怕龙,后怕虎
前门去虎,后门进狼
云从龙,风从虎
虎斑霞绮,林籁泉韵
独坐穷山,引虎自卫
养虎遗患
垂饵虎口
狼前虎后
龙睁虎眼
猛虎深山
豕虎传讹
养虎留患
养虎贻患
养虎自毙
养虎自残
狐藉虎威
养虎自遗患
苛政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