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词语“箬帽”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箬帽:

拼音:ruò mào
注音:ㄖㄨㄛˋ ㄇㄠˋ

词语解释:

◎ 箬帽 ruòmào

[broad-rimmed hat made of bamboo splints]〈方〉 用箬竹的篾和叶子制成的帽子,用来遮日避雨

-
-

即箬笠。 清 王士禛 《玄墓归答李户部》诗:“何能共醉寒香里,悵絶清溪箬帽斜。” 许杰 《寿平》二:“可是, 寿平 呢,他却真的脱下长褂子,赤脚,戴箬帽,每日在乡下走五六十里、七八十里路。”参见“ 箬笠 ”。

词语分字解释:

“箬” 的基本字义:

一种竹子,叶大而宽,可编竹笠,又可用来包棕子:~竹。~笠。~帽。~席。 箬竹的叶子。 笋皮。

含有“箬” 的词语:

下箬
青箬笠
青箬
黄箬
箬下
箬篷
箬帽
箬篓
箬笼
箬笠
箬壳
箬竹
箬篰
箬下酒
箬包船
箬下春
箭箬

“帽” 的基本字义:

盖头的东西:~子。草~。凉~。军~。礼~。 器物的顶罩或套儿:笔~儿。螺丝~儿。

含有“帽” 的词语:

烟墪帽
烟墩帽
鸭式帽
鸭舌帽
席帽离身
席帽
唐帽
桐帽
铁纱帽
铁帽子王
帬帽
破纱帽
破帽
旅游帽
凉帽
高屋帽
高帽子
高帽
高粱帽子
高顶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