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词语“仪正”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仪正:

拼音:yí zhèng
注音:ㄧˊ ㄓㄥˋ

词语解释:

仪鸾司大使的别称。 明 初设仪鸾司,正职称大使,不久废,改置锦衣卫,因以代称锦衣卫长官。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归山》:“下官 张薇 ,表字 瑶星 ,原任 北京 锦衣卫仪正之职。”

词语分字解释:

“仪” 的基本字义:

人的外表或举动:~态。~表。威~(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式。~仗。司~。 礼物:贺~。谢~。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器。 法制,准则:~刑。“设~立度,可以为准则”。

含有“仪” 的词语:

穹仪
青仪囊
陋仪
坤仪
经纬仪
金仪
郊仪
国仪
规仪
官仪
非仪
法仪
典仪
表仪
宫仪
茶仪
姿仪
钟仪
昭仪
音仪

“正” 的基本字义:

不偏斜,与歪相对:~午。~中(zhōng )。~襟危坐。 合于法则的:~当(dāng)。~派。~楷。~规。~大光明。~言厉色。拨乱反~。 合于道理的:~道。~确。~义。~气。 恰好:~好。~中(zhōng )下怀。

含有“正” 的词语:

率正
隆正
理正词直
理正
勘正
救正
教正
矫正
矫枉过正
谏正
检正官
检正
祭正
鸿胪正
辅正
断正
得正
弹正
淳正
敕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