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词语“衙鼓”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衙鼓:

拼音:yá gǔ
注音:ㄧㄚˊ ㄍㄨˇ

词语解释:

旧时衙门中所设的鼓,用以集散曹吏。 唐 白居易 《晚起》诗:“卧听鼕鼕衙鼓声,起迟睡足长心情。” 元 贡师泰 《又寄王鲁川推官》诗:“曹吏尽随衙鼓散,理官独抱狱书归。” 陈三立 《十月晦雪后瞻园夜集依韵答樊山》:“便拂衣履就舆輦,踵逐归鸦衙鼓外。”参见“ 衙参 ”、“ 放衙 ”。

词语分字解释:

“衙” 的基本字义:

旧时官署之称:公~。~门。~参(cān)(官吏到上司衙门,排班参见,禀白公事)。~役。 唐代皇帝前殿:“元和十五年正月……群臣始朝于宣政~”。 排列成行的事物:槐~。柳~。

含有“衙” 的词语:

小衙内
上司衙门
三衙家
三衙
午衙
屯衙
内衙
公衙
公班衙
正衙
由衙
四衙门
古押衙
北衙
早衙
行衙
乔作衙
乔坐衙
乔衙
匠衙

“鼓” 的基本字义: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乐(yuè)。~角(jiǎo)。大~。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石~。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吹。~噪。 发动,使振作起来:~励。~动。~舞。一~作气。 高起,凸出

含有“鼓” 的词语:

鼓床
鼓畅
鼓吹喧阗
鼓翅
鼓儳
鼓吹手
鼓成
鼓筴
鼓吹曲
鼓謲
鼓车
鼓吹乐
鼓步
鼓吵
鼓吹词
鼓波
鼓鞭
鼓唱
鼓鞞
鼓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