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狗吠之警”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 成语
- 2025-02-05
- 4热度
- 0评论


狗吠之警:
拼音:gǒu fèi zhī jǐng
成语简拼:gfzj
注音:ㄍㄡˇ ㄈㄟˋ ㄓㄧ ㄐㄧㄥˇ
发音:("xxzl.com.40805572111807");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狗吠之惊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比喻小的惊扰
成语解释:
比喻轻微的惊动或扰乱。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严助传》:“今方内无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
成语例子:
我们得提高警惕,不能放过这狗吠之警
英语翻译:social unrest
成语分字解释:
“狗” 的基本字义:
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听觉嗅觉都很敏锐,善于看守门户,有的可以训练成军犬、警犬:走~。~彘(狗和猪)。~刨(páo )(一种游泳动作)。~盗(小偷)。~腿子。~仗人势。~尾续貂(喻拿粗劣的东西接到美好的东
含有
“狗” 的成语:
驴心狗肺
卖狗悬羊
泥猪疥狗
泥猪癞狗
泥猪瓦狗
牛黄狗宝
烹狗藏弓
人面狗心
鼠盗狗窃
鼠偷狗盗
偷鸡盗狗
土鸡瓦狗
贼头狗脑
捉鸡骂狗
苍狗白云
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功狗功人
羊头狗肉
油嘴狗舌
泥车瓦狗
“吠” 的基本字义:
狗叫:~叫。狂~。蜀犬~日(喻少见多怪)。
含有
“吠” 的成语:
吠影吠声
吠形吠声
鸡鸣狗吠
附声吠影
鸡鸣犬吠
驴鸣狗吠
逐影吠声
狂吠狴犴
驴鸣犬吠
蛙鸣狗吠
邑犬群吠
众犬吠声
犬不夜吠
桀犬吠尧
粤犬吠雪
跖犬吠尧
跖狗吠尧
一犬吠影,百犬吠声
一犬吠形,群犬吠声
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之” 的基本字义: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代词,这,
含有
“之” 的成语:
急人之危
急人之忧
夺人之爱
尽地主之谊
无缚鸡之力
无立足之地
置之高阁
无用武之地
无立锥之地
大开方便之门
置之脑后
置之度外
置之死地
麾之即去
搏牛之虻
承天之祐
勿谓言之不预也
操之过蹙
操之过激
操之过切
“警” 的基本字义:
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戒备,告诫:~卫。~世。~告。~戒。~备。~惕。~省(xǐng )(警惕醒悟)。 需要戒备的事件或消息:~号。~报。~钟。 感觉敏锐,见解独到:~句。~觉(jué)。机~。 国家维持社会秩
含有
“警” 的成语:
惩一警百
警心涤虑
昼警暮巡
触目警心
昼警夕惕
诛一警百
黄牌警告
圆木警枕
以一警百
狗吠之警
风尘之警
烟火之警
晏开之警
杀一警百
歼一警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