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词语“工关”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工关:

拼音:gōng guān
注音:ㄍㄨㄙ ㄍㄨㄢ

词语解释:

明 清 专收客商贩运竹、木捐税的税关,由工部管辖。竹、木征税,自 唐德宗 时开始。 明 初设抽分竹木局,征竹、木、柴、炭等税。 成化 七年(1471年)设 芜湖 、 荆州 、 杭州 三局,由工部派员管理,税收供该部营缮费用,是为工关的权舆。 清 初沿 明 制,至鸦片战争后,改称常关。

词语分字解释:

“工” 的基本字义:

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人。~人阶级。~农联盟。 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事业:~业。~业革命。 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作。~厂。竣~。 工作量:记~。这个工程需要三十个~。

含有“工” 的词语:

弹性工资
粗工
船工
唱工
唱工戏
産业工人
笛工
装卸工
程工
铸工
衆工
遗工
遗传工程
窝工
童工
替工
赏工
善工
散工
琴工

“关” 的基本字义:

闭,合拢:~门。~闭。~张。~停并转(zhǎn)。 拘禁:~押。~禁。 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口。~隘。~卡(qiǎ)。~塞(sài)。~津。嘉峪~。 征收进出口货税的机构:海~。~税。 重要的

含有“关” 的词语:

结关
鬼头关窍
鬼门关
鬼关
故关
封关
度关山
度关繻
独松关
帝关
穿关
除关
城关
钞关
查关
保护关税
真关
贼走关门
贼去关门
验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