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仗气直书”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仗气直书:

拼音:zhàng qì zhí shū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仗义执言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仗:依靠,凭借。指坚持正义,毫不隐讳地写出真相

成语出处:

《陈书·后主纪》:“其有负能仗气,摈压当时,……亦宜去此幽谷,翔兹天路。”

成语例子:

唐·刘知几《史通·直书》:“若南董之仗气直书,不避强御。”

成语分字解释:

“仗” 的基本字义:

兵器:仪~。明火执~。 拿着兵器:~剑。 战争:打~。胜~。 凭借,依靠:倚~。仰~。~恃。~义执言(为了正义说公道话)。
含有

“仗” 的成语:

倚官仗势
疏财仗义
慷慨仗义
仗义疏财
仗马寒蝉
倚财仗势
负气仗义
明火执仗
轻财仗义
仗义行仁
寒蝉仗马
使酒仗气
秉旄仗钺
狗仗官势
仗义执言
仗势欺人
仗义直言
仗气直书
仗气使酒
仗节死义

“气” 的基本字义: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体。 呼吸:没~了。~厥。~促。~息。一~呵成。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候。~温。~象。 鼻子闻到的味:~味。臭~。 人的精神状态:~概。~节。~魄。~派
含有

“气” 的成语:

气吞河山
气吞斗牛
气数已衰
气势熏灼
气夯胸脯
气冠三军
气盖山河
血气未动
血气方壮
志气凌云
神气自若
怒气冲霄
浩气四塞
愤气填膺
意气轩昂
意气相许
意气相合
和气致祥
气冲霄汉
尸居余气

“直” 的基本字义:

不弯曲:~线。~角。~径。~立。~截了当。~觉(jué)。~观。 把弯曲的伸开:~起腰来。 公正合理:是非曲~。理~气壮。耿~。正~。 爽快,坦率:~爽。~率(shuài)。~谏。~诚。~言不讳。 一个劲儿地,
含有

“直” 的成语:

例直禁简
恶直丑正
举直错枉
鸣雁直木
事核言直
小枉大直
正法直度
正色直绳
直眉楞眼
直眉睖眼
直言切谏
直言正谏
纵曲枉直
正言直谏
正直无邪
直言勿讳
中通外直
主圣臣直
主明臣直
正直无阿

“书” 的基本字义: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信:~信。~札。~简。~函。 文件:证~。说明~。 写字或写的字
含有

“书” 的成语:

邪书僻传
坑儒焚书
金书铁券
蒋干盗书
公车上书
书声朗朗
书声琅琅
目不识书
目不知书
手不释书
书不尽意
书不释手
书囊无底
书富五车
名书竹帛
洪乔捎书
黄耳传书
牛角挂书
读书得间
黄耳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