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燥荻枯柴”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燥荻枯柴:

拼音:zào dí kū chái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荻:荻草,似芦苇。干燥的荻草,干枯的柴木。指易燃之物

成语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13年》:“乃取蒙冲半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豫备走舸,系于其尾。”

成语分字解释:

“燥” 的基本字义:

干,缺少水分:干~。~裂。~热。枯~。
含有

“燥” 的成语:

枯燥乏味
干燥无味
唇焦口燥
枯燥无味
口燥喉干
口燥唇干
推燥居湿
燥荻枯柴
生发未燥
炙冰使燥

“荻” 的基本字义: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子长形,似芦苇,秋天开紫花,茎可以编席箔。
含有

“荻” 的成语:

画荻和丸
画荻丸熊
燥荻枯柴
然荻读书
画荻教子

“枯” 的基本字义:

失去水分,水全没有了:干~。~萎。~槁。~荣。~鱼衔索(串在绳索上的干鱼,形容存日不多)。 没趣味,无生趣:~燥。~肠(喻枯涩贫乏的思路)。
含有

“枯” 的成语:

枯燥乏味
菊老荷枯
枯木朽株
枯燥无味
枯枝败叶
海枯石烂
摧枯拉朽
燎发摧枯
摧枯拉腐
摧枯振朽
摧朽拉枯
焚枯食淡
枯脑焦心
枯蓬断草
枯体灰心
枯鱼病鹤
拉枯折朽
拉朽摧枯
朽株枯木
山枯石死

“柴” 的基本字义:

烧火用的草木:~草。~火。~门。火~。木~。 烧柴祭天:“~于上帝”。 瘦,不松软:~鸡。~心儿。 姓。
含有

“柴” 的成语:

放羊拾柴
数米量柴
干柴烈火
烈火干柴
柴立不阿
蓬户柴门
柴天改物
柴天改玉
柴车幅巾
燥荻枯柴
尖担担柴两头脱
众人拾柴火焰高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千日打柴一日烧
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柴毁骨立
柴毁灭性
称柴而爨
胸中柴棘
枯瘦如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