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目不窥园”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目不窥园:

拼音:mù bù kuī yuán
成语简拼:mmky
注音:ㄇㄨˋ ㄅㄨˋ ㄎㄨㄟ ㄧㄨㄢˊ
发音:("xxzl.com.4080426568126");
成语繁体:目不窺園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专心致志
反义词:心猿意马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解释:

窥:瞥看。原指汉代董仲舒专心治学;几年中都无暇观赏花园中的景致。后用以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书传》:“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成语正音:窥,不能读作“kuì”。
成语辨形:园,不能写作“圆”。

成语例子:

董江都目不窥园,隐居求志,天人三策,伟大光明。(清 陶曾佑《中国文学之概况》)
成语故事:
西汉时期,广汉学者董仲舒年少时读书非常刻苦,经常是夜以继日地读书,他的书房紧靠着姹紫嫣红的花园,他三年没有进过花园,甚至连一眼都没瞧过。后来他被征为博士,公开聚众讲学,弟子遍布四方
英语翻译:concentrate one's attention on study

成语分字解释:

“目” 的基本字义:

眼睛:~光。醒~。历历在~。~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 看,视:~语。~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
含有

“目” 的成语:

有目共睹
有目共赏
目所未睹
目大不睹
死不闭目
举目皆是
道路指目
抉目吴门
触目如故
道存目击
抉目胥门
抉目悬门
目断鳞鸿
目击道存
目牛无全
水母目虾
目空余子
心存目替
目牛游刃
道路侧目

“不” 的基本字义: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单用,做否定性
含有

“不” 的成语:

放纵不拘
梗顽不化
狗彘不如
桀骜不恭
救过不暇
滔滔不竭
磊浪不羁
磊落不凡
没世不渝
忍俊不住
日出不穷
食生不化
誓死不贰
誓死不渝
守节不移
守正不回
水泄不漏
水楔不通
水泄不透
信守不渝

“窥” 的基本字义:

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探。~伺。~测。~视。管~蠡测(喻见识浅陋,看不清高深的道理)。===汉英互译===
含有

“窥” 的成语:

管窥蠡测
蝇营鼠窥
逾墙窥隙
管窥蛙见
帘窥壁听
管窥筐举
蠡测管窥
窥间伺隙
窥伺效慕
睥睨窥觎
面面相窥
目不窥园
坐不窥堂
窥觎非望
管蠡窥测
管窥之见
管窥之说
管中窥天
以管窥天
用管窥天

“园” 的基本字义:

种植果蔬花木的地方:~子。~丁。~艺。~圃。 原指别墅游息之所,现指供人游玩、娱乐的公共场所:圆明~。公~。 旧指历代帝王以及亲王、妃嫔、公主之墓:~庙(帝王墓地所建之宗庙)。~陵(帝王的墓地)。
含有

“园” 的成语:

收园结果
羊踏菜园
目不窥园
梨园子弟
三年不窥园
杖策窥园
抱瓮灌园
息影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