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本固邦宁”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本固邦宁:

拼音:běn gù bāng níng
成语简拼:bgbn
注音:ㄅㄣˇ ㄍㄨˋ ㄅㄤ ㄋㄧㄥˊ
发音:("xxzl.com.4071831291117");
成语繁体:本固邦寍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本固枝荣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谏

成语解释:

指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太平。

成语出处:

《书 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传:“言人君当固民以安国。”

成语例子:

自古道,立国基,民为邦本;衣食足,知荣辱,本固邦宁。★京剧《串龙珠》
成语故事:
夏朝时期,禹的孙子太康即位,他荒淫无度,百姓为之悲哀,他到洛水南面去打猎,穷国君主羿趁机篡夺了夏国的政权。太康的弟弟做《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中康起兵恢复了夏国

成语分字解释:

“本” 的基本字义:

草木的根:~草(泛指中药)。无~之木。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末(头尾;始终)。根~(根源;彻底;本质上)。 草的茎,树的干:草~植物。 中心的,主要的:~部。~体。 原来:~来。~领。 自己这方面的:
含有

“本” 的成语:

正经八本
逐末弃本
逐末忘本
端本澄源
积基树本
弱本强末
反本溯源
反本还原
归正返本
归正反本
穷源推本
穷本极源
追本求源
根深固本
探本溯源
端本清源
澄源正本
拔本塞原
捐本逐末
报本反始

“固” 的基本字义:

结实,牢靠:坚~。稳~。巩~。凝~。加~。 坚定,不变动:~执。~定。~本。 本,原来:~有。~步自封(亦作“故步自封”)。 鄙陋(见识浅少)。 姓。
含有

“固” 的成语:

本固邦宁
固步自封
根深柢固
根深本固
根结盘固
根牢蒂固
确固不拔
深壁固垒
深根固本
深根固蒂
推亡固存
根深固蒂
根深固本
深根固柢
深闭固拒
固壁清野
深闭固距
深沟固垒
深扃固钥
本固枝荣

“邦” 的基本字义:

国:友~。邻~。~交(国和国之间的正式外交关系)。~国(国家)。~人(本国的人)。
含有

“邦” 的成语:

本固邦宁
定国安邦
怀道迷邦
立业安邦
立国安邦
论道经邦
入邦问俗
兴邦立国
治国安邦
济世经邦
经邦论道
济世安邦
经邦纬国
治郭安邦
兴国安邦
民为邦本
一言兴邦
一言丧邦
邦以民为本
民惟邦本

“宁” 的基本字义:

平安,安定:~静。~谧。息事~人。 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视父母:~亲。归~。 守父母之丧,丧假:“前博士弟子父母死,予~三年”。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别称。 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简称。
含有

“宁” 的成语:

本固邦宁
息事宁人
安国宁家
福寿康宁
食甘寝宁
省事宁人
除患宁乱
丁宁告戒
心绪不宁
坐卧不宁
心神不宁
睡卧不宁
国无宁岁
管宁割席
宁戚叩牛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宁可信其有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宁教我负人,莫教人负我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