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躬先士卒”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躬先士卒:

拼音:gōng xiān shì zú
成语简拼:gxsz
注音:ㄍㄨㄙ ㄒㄧㄢ ㄕㄧˋ ㄗㄨˊ
发音:("xxzl.com.4080406417277");
成语繁体:躳先士卒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身先士卒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带头

成语解释:

犹身先士卒。

成语出处:

唐·张说《为河内郡王武懿宗平冀州贼契丹等露布》:“誓将首冒锋刀,躬先士卒,上假神兵之威,下定鬼方之罪。”
英语翻译:be in the van of one's officers and men

成语分字解释:

“躬” 的基本字义:

身体。 自身,亲自:反~自问。~行实践。事必~亲。 弯曲身体:鞠~。~身下拜。
含有

“躬” 的成语:

必躬必亲
反躬自问
打躬作揖
卑躬屈膝
躬体力行
躬耕乐道
躬自菲薄
谦躬下士
引咎责躬
尽瘁鞠躬
变躬迁席
蹇谔匪躬
蹇之匪躬
整躬率物
责躬罪己
责躬省过
罪己责躬
躬蹈矢石
躬先士卒
躬先表率

“先” 的基本字义: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前。~期。原~。~驱。~河(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后祭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觉(jué)。~见之明。~发制人。 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
含有

“先” 的成语:

先行后闻
先觉先知
先计后战
后实先声
踊跃争先
先圣先师
先难后获
先意承旨
守先待后
先言往行
先人夺人
责先利后
绳先启后
夯雀先飞
恶人先告状
直木先伐
意在笔先
一马当先
先天不足
先睹为快

“士” 的基本字义: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族。~大夫。 旧时指读书人:~子。~民。学~。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女。 对人的美称:志~。烈~。女~。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
含有

“士” 的成语:

礼士亲贤
名士夙儒
求贤用士
忠臣义士
忠臣烈士
招贤下士
招贤礼士
轻贤慢士
钦贤好士
息军养士
高人胜士
推贤下士
谦逊下士
法家拂士
敬贤礼士
折节下士
众人国士
材士练兵
达士通人
求贤下士

“卒” 的基本字义:

兵:士~。小~。兵~。 旧称差役:走~。 死亡:病~。生~年月。 完毕,终了:~岁(度过一年)。~业(毕业)。 终于:~胜敌军。
含有

“卒” 的成语:

卒岁穷年
宿将旧卒
儿童走卒
贩夫走卒
丢卒保车
轻卒锐兵
勇夫悍卒
残兵败卒
贩夫驺卒
有始有卒
整旅厉卒
躬先士卒
为德不卒
畜我不卒
仓卒应战
无名小卒
瓦合之卒
马前小卒
乌合之卒
仓卒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