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朝钟暮鼓”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朝钟暮鼓:

拼音:zhāo zhōng mù gǔ
成语简拼:zzmg
注音:ㄔㄠˊ ㄓㄨㄙ ㄇㄨˋ ㄍㄨˇ
发音:("xxzl.com.407232842963");
成语繁体:朝鐘暮皷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生活

成语解释:

佛寺晨撞钟,暮击鼓以报时。

成语出处:

唐 李咸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成语例子:

百尺高台面太湖,朝钟暮鼓宴姑苏。★明·梁辰鱼《浣纱记·伐越》

成语分字解释:

“朝” 的基本字义:

早晨:~阳。~晖。~暮。~霞。~气。~思暮想。~令夕改。~秦暮楚(喻反复无常)。 日,天:今~。明~。
含有

“朝” 的成语:

朝更夕改
朝歌暮宴
朝飞暮卷
朝督暮责
朝东暮西
朝打暮骂
朝出夕改
朝朝暮夕
朝参暮礼
朝迁市变
暮来朝去
朝穿暮塞
朝华夕秀
朝齑暮盐
朝经暮史
朝梁暮陈
朝令暮改
朝乾夕惕
朝升暮合
朝斯夕斯

“钟” 的基本字义:

金属制成的响器,中空,敲时发声:警~。编~(古代乐器。把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组成,用小木槌击奏。各时代形制大小不一,枚数也不同)。~鼎(古铜器总称,上面铭刻文字)。 计时的器具:~表(钟和表的总称
含有

“钟” 的成语:

钟鸣鼎食
暮鼓晨钟
老态龙钟
黄钟瓦釜
晨钟暮鼓
老迈龙钟
漏尽钟鸣
暮鼓朝钟
朝钟暮鼓
塞耳盗钟
年迈龙钟
年老龙钟
黄钟大吕
山崩钟应
钟鸣漏尽
钟灵毓秀
鼎食鸣钟
击钟鼎食
鸣钟列鼎
鸣钟食鼎

“暮” 的基本字义:

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日~。~气。~色。日~途穷。~鼓晨钟。 晚,将尽:~春。~年。~节。~齿(晚年)。
含有

“暮” 的成语:

朝生暮死
朝朝暮暮
日暮途穷
暮鼓晨钟
晨钟暮鼓
朝云暮雨
朝思暮想
朝三暮四
朝秦暮楚
残年暮景
日暮途远
朝更暮改
晨参暮礼
晨参暮省
晨秦暮楚
暮楚朝秦
暮翠朝红
暮鼓朝钟
暮景残光
暮景桑榆

“鼓” 的基本字义: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乐(yuè)。~角(jiǎo)。大~。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石~。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吹。~噪。 发动,使振作起来:~励。~动。~舞。一~作气。 高起,凸出
含有

“鼓” 的成语:

晨钟暮鼓
扯鼓夺旗
村歌社鼓
鼓吹喧阗
鼓唇咋舌
鼓睛暴眼
鼓舌扬唇
鼓舌摇唇
鼓吻奋爪
鼓吻弄舌
鼓眼努睛
欢呼鼓舞
暮鼓朝钟
收锣罢鼓
掩旗息鼓
一鼓一板
朝钟暮鼓
卷旗息鼓
擂鼓筛锣
抛金弃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