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骨软筋麻”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骨软筋麻:

拼音:gǔ ruǎn jīn má
成语简拼:grjm
注音:ㄍㄨˇ ㄖㄨㄢˇ ㄐㄧㄣ ㄇㄚˊ
发音:("xxzl.com.4071828491002");
成语繁体:骨軟筋麻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骨软肉酥、骨软筋酥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极其害怕

成语解释:

①形容精疲力尽的样子。②形容极其害怕的样子。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五:“王吉心慌撩乱,将身子尽力挨出,挨得骨软筋麻,才到得稀松之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一回:“众臣悚惧,骨软筋麻。战战兢兢,痴痴痖痖。”

成语例子:

警备队一听,吓得骨软筋麻,暗暗说道:‘碰上老八路了,快跑吧!’★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第九回
英语翻译:one's bones are weak and one's muscles numb

成语分字解释:

“骨” 的基本字义:

人和脊惟动物身体里面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头。~胳(全身骨头的总称)。~节。~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干(gàn)。 像骨的东西(指支
含有

“骨” 的成语:

粉骨糜躯
痛心切骨
玉骨冰姿
走骨行尸
形夸骨佳
劲骨丰肌
炊骨爨骸
悬头刺骨
槌骨沥髓
瘦骨穷骸
寒气刺骨
骨肉分离
骨肉相亲
蚂蚁啃骨头
瘦骨伶仃
瘦骨嶙峋
怨入骨髓
病入骨隨
病入骨髓
情深骨肉

“软” 的基本字义:

柔,与硬相对:柔~。~席。~卧。~缎。~话(温和的话)。~绵绵。 懦弱:~弱。欺~怕硬。 容易被感动或动摇:心~。耳~。 不用强硬的手段进行:~磨(mó)。~禁。~刀子(喻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折磨或腐蚀的
含有

“软” 的成语:

软弱无能
嘴硬心软
软弱无力
心慈手软
心慈面软
软语温言
轻言软语
骨软肉酥
骨软筋麻
吃硬不吃软
吃软不吃硬
心活面软
甜言软语
欺软怕硬
骨软筋酥
耳软心活
怕硬欺软
欺硬怕软
轻手软脚
软裘快马

“筋” 的基本字义:

肌肉的俗称:~力。~肉。~疲力尽。 肌腱或附着在骨头上的韧带:~骨。~道(道读轻声)。蹄~。 可见的皮下静脉的俗称:~络。~脉。青~暴露。 像筋的东西:钢~。橡皮~儿。
含有

“筋” 的成语:

舒筋活络
筋疲力倦
刮骨抽筋
骨软筋麻
铜筋铁骨
伤筋动骨
骨软筋酥
钢筋铁骨
鹤骨龙筋
鹤骨松筋
柳骨颜筋
劳筋苦骨
柔筋脆骨
铜筋铁肋
颜骨柳筋
力困筋乏
村筋俗骨
牵筋缩脉
筋疲力竭
丰筋多力

“麻” 的基本字义:

含有

“麻” 的成语:

密密麻麻
披麻戴孝
披麻带孝
骨软筋麻
麻木不仁
麻痹大意
陈谷子烂芝麻
麻痹不仁
披麻带索
拽布披麻
顶针续麻
鸡犬桑麻
黄麻紫泥
黄麻紫书
拖麻拽布
皂丝麻线
拽布拖麻
肉麻当有趣
头皮发麻
自找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