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问一答十”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问一答十:

拼音:wèn yī dá shí
成语简拼:wyds
注音:ㄨㄣˋ ㄧ ㄉㄚˊ ㄕㄧˊ
发音:("xxzl.com.4080501199323");
成语繁体:問一答十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问十道百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说话等

成语解释:

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齿伶俐。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5回:“太尉此去,下官手下有个虞侯,能言快语,问一答十,好与太尉提拔事情。”

成语例子:

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八回:“他问一答十,连老爷也没法奈何,故叫送来见小姐。”
英语翻译:If any single question was asked, he would answer you in ten.

成语分字解释:

“问” 的基本字义: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询~。~答。~题。~鼎(指图谋夺取政权)。~津。质~。过~。 为表关切而询问:慰~。~候。~长~短。 审讯,追究:审~。~案。唯你是~。 管,干预:概不过~。 向某人或某方面
含有

“问” 的成语:

盘根问底
询根问底
寻根问底
问柳寻花
问安视寝
望闻问切
访贫问苦
勤学好问
质疑问难
寻花问柳
嘘寒问暖
问长问短
问寒问暖
无人问津
求神问卜
三推六问
求田问舍
刨根问底
反躬自问
问安视膳

“一” 的基本字义: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纯;专:专~。~心~意。 全;满:~生。~地水。 相同:~样。颜色不~。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乃
含有

“一” 的成语:

载一抱素
存十一于千百
一掷乾坤
一依旧式
一如曩昔
一齐天下
不肯一世
浮一大瓟
得一望十
屈指一算
一笑了之
一笑了事
一卧不起
一通百通
一飞冲天
登高一呼
罚一劝百
反戈一击
回眸一笑
杀一儆百

“答” 的基本字义:

回话,回复:回~。对~。~辩。~复。~案。对~如流。 受了别人的好处,还(huán )报别人:报~。~报。
含有

“答” 的成语:

滴滴答答
待答不理
羞羞答答
桃来李答
问官答花
响答影随
前言不答后语
答问如流
刘毅答诏
爱答不理
有问必答
问一答十
礼无不答
笑而不答
羞人答答
应答如注
应答如流
应答如响

“十” 的基本字义: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 表示多、久:~室九空。 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含有

“十” 的成语:

此地无银三十两
各打五十大板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人生七十古来稀
五十步笑百步
一传十,十传百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一登龙门,身价十倍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十家锅灶九不同
十步之内,自有芳草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三十六着,走为上着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
一人传十,十人传百
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