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付之一哂”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付之一哂:

拼音:fù zhī yī shěn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近义词:付之一笑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表示毫不在意

成语解释:

哂:微笑。用笑一笑来回答。表示不值得理会

成语出处:

《清史稿·沈文奎传》:“上无日:‘此难能’,更无日,‘乃公从马上得之’,乌用此迂儒之常谈,而付之一哂也。”
英语翻译:laugh away

成语分字解释:

“付” 的基本字义:

交,给:支~。托~。~款。~梓(把稿件交付刊印)。~讫。~出。~与。~之一笑。~诸东流。 量词,指中药(亦作服):一~药。
含有

“付” 的成语:

付诸度外
付之一哂
付与东流
付东流
付之梨枣
付之逝水
消极应付
付诸一笑
付诸一炬
天付良缘
披心相付
尽付东流
付之流水
付诸洪乔
付之丙丁
误付洪乔
付之度外
应付裕如
应付自如

“之” 的基本字义: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代词,这,
含有

“之” 的成语:

急人之危
急人之忧
夺人之爱
尽地主之谊
无缚鸡之力
无立足之地
置之高阁
无用武之地
无立锥之地
大开方便之门
置之脑后
置之度外
置之死地
麾之即去
搏牛之虻
承天之祐
勿谓言之不预也
操之过蹙
操之过激
操之过切

“一” 的基本字义: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纯;专:专~。~心~意。 全;满:~生。~地水。 相同:~样。颜色不~。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乃
含有

“一” 的成语:

载一抱素
存十一于千百
一掷乾坤
一依旧式
一如曩昔
一齐天下
不肯一世
浮一大瓟
得一望十
屈指一算
一笑了之
一笑了事
一卧不起
一通百通
一飞冲天
登高一呼
罚一劝百
反戈一击
回眸一笑
杀一儆百

“哂” 的基本字义:

微笑:~纳(微笑着收下,用于请人收下礼物的客套话)。~存。不值一~。 讥笑:~笑(a.讥笑;b.微笑)。
含有

“哂” 的成语:

付之一哂
遗哂大方